护士资格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士资格 > 辅导精华 > 正文

外科感染的护理原则-护士辅导

外科感染的护理原则是初级护士考试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广大复习备考的考生有所助。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性检查、治疗后的感染,临床较多见。

一、外科感染护理分类

1、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类

(1)非特异性感染:又称化脓性或一般性感染。手术后感染多属此类。表现为化脓性炎症的共同特征,即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特异性感染:是指由一种特定的致病菌引起一种特定性的感染,具有比较独特的病理变化过程,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按病变进程分类:急性感染病程多在3周以内,慢性感染病程持续2个月以上,亚急性感染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

二、外科感染治疗原则

1、局部处理

(1)非手术治疗

1)患部制动:肢体感染者,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避免局部受压,有利于炎症局限和消退。

2)局部用药:浅表的急性感染在未形成脓肿阶段可选用中西药进行积极治疗。

3)物理治疗

(2)手术治疗:包括脓肿切开引流和严重感染器官的切除。

2、全身治疗

(1)支持治疗:保证休息,提供含丰富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状况。

(2)抗生素: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药物毒性。

(3)中医药治疗:可服用清热解毒类中药。

精品课程

2026年护士资格课程

豪华通关班

6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