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是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便于各位同学复习备考,顺利通过考试!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和刺激性干咳。
(二)体检见呼吸频率增快,严重者可出现紫绀,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皮下气肿。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增宽,叩浊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三)如患者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降低等,可能为血气胸。
二、检查
(一)X线检查是气胸诊断的必要条件,胸片上显示气胸线,线外侧为无肺纹理的均匀透亮区的胸膜腔积气带,内侧为萎陷肺。有的可见液平面。
(二)肺功能检查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减退。表现为肺容积减少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减低。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气胸患者均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给予镇咳。止痛等对症治疗。如有感染存在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一般感染口服抗生素,严重感染则需静脉给药。
二、排气治疗
(一)观察闭合性气胸肺压缩<20%时,患者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此时卧床休息即可,不需排气。也可吸氧治疗,以促进气体的吸收。
(二)抽气治疗如肺压缩>15%~50%的闭合性气胸可抽气。
①简易法:在局部麻醉下,用16号注射针及50~100ml注射器进行抽气;
②气胸箱抽气法:可观察抽气前后胸腔压力,便于气胸的临床分型,适合于闭合性气胸患者。每次抽气8m~1000m1,隔日1次。
(三)肋间插管引流如肺被压缩>50%,症状较明显,或其它方法治疗失败者可使用此法。方法:选择胸腔导管,皮肤局麻后插入胸腔导管,抽去针蕊后接水封瓶,水封瓶中的玻璃管插入水中2~3cm,过深不利于排气。连续引流1周以上仍有气泡逸出者,应加负压引流,压力为-5~-12cmH20.
(四)肋间插管及硬化剂治疗为减少复发,在肋问插管引流至肺复张时,可行硬化剂胸腔内注入。常用硬化剂有滑石粉、四环素、阿的平、自体血,橄榄油,硝酸银等。
(五)胸腔镜治疗目的一是治疗引起气胸的基础疾病,二是行胸膜固定术。胸腔镜可直接观察脏层胸膜表面情况,寻找破裂口,直接在肺表面撤布滑石粉或四环素。电视辅助下胸腔镜手术(VATS)可对肺大泡进行内夹(endostapler)结扎,肺大泡切除或肺楔形切除。胸腔镜治疗的指征:①经肋间插管引流5天不能复张。②5天后有持续的支气管一胸膜瘘。③化学性胸膜固定术后气胸复发。④职业或嗜好易发生气胸者,如飞行员、深海潜水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