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Template comment not closed, line number is 3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是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了相关内容供考生参考:

血清白蛋白在高血糖情况下同样会发生糖基化。主要是白蛋白肽链189位赖氨酸与葡萄糖结合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其结构类似果糖胺,故也称为果糖胺测定。由于白蛋白的半寿期比血红蛋白短,转换率快,约17~19天,故可通过测定血清糖基化蛋白水平来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情况,制定控制糖尿病人血糖浓度的短期方案,结合GHb的长期数据,采用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将病人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糖基化白蛋白测定可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法,即糖基化白蛋白末端氨基与葡萄糖形成的酮胺结构能在碱性环境中与硝基四氮唑蓝(NBT)发生反应生成甲月替,于550nm检测,呈色深浅与糖化白蛋白的含量成正比。

还可采用酮胺氧化酶(KAO)法。即:

参考值: NBT法:<285μmol/L(以14C标化的糖化白蛋白为标准参照物)

酮胺氧化酶法:122~236μmol/L

临床意义:

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作为糖尿病近期内控制的一个灵敏指标,能在短期内得到治疗效果的回馈,特别适用于住院调整用药的病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当病人血浆蛋白降低时(≤35g/L)该项试验即不可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综合笔试课程

2025年好课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