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特征为血管内凝血被激活,微循环血栓形成,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导致继发性纤溶酶大量生成,临床上出现出血,血栓栓塞,脏器功能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及休克等症状。
一、病因
临床常见原因有:①全身严重感染;②产科合并症;③恶性肿瘤;④严重创伤,外科手术等。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一)临床分型
1.急性型:发病快,数小时或1-2天,出血症状重,病情凶险。
2.慢性型:病程可达数月,很少有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血小板减少,FDP增高,3P试验阳性等。
(二)临床表现
1.高凝期:仅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液凝固性增高。
2.消耗性低凝期
①出血:常见部位有皮肤,肾,胃肠道,穿刺、手术部位及术后广泛渗血。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②微血管栓塞:皮肤可出现出血性坏死;肾受累可出现血尿、少尿、无尿、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竭;肺受累可出现呼吸功能不全;脑受累可出现脑缺氧,脑水肿。
③休克或微循环障碍:表现为用原发病不能解释的器官低灌注,抗休克治疗效果差。
④微血管病性溶血: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少尿甚至无尿。
3.继发纤溶期:广泛而严重的出血。
四、实验室检查
血浆纤维蛋白原↓;PT,APTT,TT↑;FDP,D-dimer↑;PLT↓;3P试验阳性。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临床表现
(1)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2)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
①多发性出血倾向;
②不宜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③多发性微血栓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如:皮肤、皮下和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
2.实验室检查
(1)下列3项以上异常
①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肝病,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数可<50×109/L);
②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超过4g/L(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患者<1.8g/L,肝病<1.0g/L);
③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60mg/L)或D-dimer水平升高;
④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肝病者PT延长5秒以上),或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
⑤纤溶酶原含量或活性降低;
⑥抗凝血酶Ⅲ含量及活性降低(不适用于肝病);
⑦血浆Ⅷ:C<50%(肝病必备)。
(二)鉴别诊断
(1)重症肝炎:主要鉴别点是重症肝炎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Ⅷ:C活性一般正常,血涂片一般见不到破碎红细胞,而DIC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Ⅷ:C活性是明显降低,血涂片破碎红细胞多见。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一般无凝血障碍,血栓性质是以血小板血栓为主,因此与DIC不同。
(3)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该病无血栓形成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的表现,D-二聚体水平正常,因此与DIC不同。
六、治疗
(一)原发病治疗:终止DIC的主要措施。
(二)改善微循环:扩容,吸氧,纠正酸中毒等。
(三)抗凝
肝素:适应证:①DIC的高凝期;②微血管栓塞表现明显者;③消耗性低凝期患者病因不能及时除去者,补充凝血因子的情况下使用。但对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如近期咯血、呕血、各种手术后大创面有出血者或以纤溶亢进为主者不宜用肝素。
(四)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1.新鲜冰冻血浆
2.血小板浓缩液PLT<20×109/L,或有颅内出血
(五)抗血小板药物:适用于轻型DIC或高度怀疑DIC而未肯定诊断或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常用药物有噻氯匹定。
(六)抗纤溶治疗
仅用于纤溶亢进期。如止血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