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影响药物向乳汁转运的因素-初级药士考试

临床药物治疗是2014初级药士考试需要掌握的一门课程,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复习内容,供考生复习参考。

1、给药途径:母血中药物峰值出现时间不同。如抗生素静脉给药后,母血中立即出现峰值。而口服则因药而异。常需60 —120分钟后出现峰值。乳汁中峰值一般比血浆中峰值晚出现30—120分钟,其峰值一般不超过血浆中峰值。乳汁中药物消散随时间而减少,减少的速度慢于血浆中药物消散的速度。

2、药物的pH:母体血液pH为7.35—7.45,乳汁pH为6.35—7.30.实践证明弱碱性药物如红霉素、林可霉素、异烟肼等易于通过血浆乳汁屏障,用药后乳汁中药物浓度可与血浆相同,甚至高于血浆。相反,弱酸性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不易通过屏障,则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常低于血浆中浓度。

3、脂溶性高低:脂溶性强的药物常为非离子型,易于透过富于脂质的细胞,溶于母乳的脂肪中;脂溶性低的药物即使是非离子型,也难以向乳汁中转运。

4、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难以通过生物膜。因此,游离型药物浓度大小影响药物向乳汁转运,如蛋白结合率较高的磺胺类药物,苯唑西林钠等难以向乳汁转运。

5、分子量:分子量<200的药物,如酒精、吗啡、四环素通过单纯扩散作用即可从血浆向乳汁转运,而肝素、胰岛素等高分子化合物难以向乳汁转运。

6、母体因素:乳汁中脂肪含量多,有利于脂溶性药物向乳汁转运。然而母体肝、肾功能不全,使药物解毒和排泄功能降低,药物可在血中蓄积。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母体血中浓度可因母体肝肾功能不全而显著提高,故乳汁转运药量也相对增多。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药学职称-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