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心肌梗死的常见临床诊断-临床执业医师辅导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为了帮助即将参加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顺利复习,医学教育|网搜集了相关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心电图上心肌梗死部位的诊断一般主要根据坏死型图形(异常Q波或QS波)出现于哪些导联而作出定位判断。发生心肌梗死的部位多与冠状动脉分支的供血区域相关,因此,心电图的定位基本上与病理一致。前间壁梗死时,V1~V3导联出现异常QS波或Q波;前壁心肌梗死时,异常Q波主要出现在V3、V4(V5)导联;侧壁心肌梗死时在Ⅰ、aVL、V5、V6导联出现异常Q波;如异常Q波仅出现在V5、V6导联称为前侧壁心肌梗死,如异常Q波仅出现在I、aVL导联称为高侧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时,在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或QS波;后壁心肌梗死时,V7、V8、V9导联记录到异常Q波或QS波,而与正后壁导联相对应的V1、V2导联出现R波增高、S-T段压低及T波增高。如果大部分胸导联或所有胸导联(V1~V6)都出现异常Q波或QS波,则称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