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

  1、抗骨吸收药物,如降钙素、双膦酸盐、雌激素等;

  2、促骨形成药物,如氟化物等;

  3、促进骨矿化药物,如钙制剂、维生素D类等。此外,如甲状旁腺素、生长激素、同化激素、生物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有的尚未广泛用于临床,有待进一步评估。

  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有,钙剂、降钙素、阿伦膦酸盐、活性维生素D.钙剂的每日元素钙摄入量推荐为800~1000mg,维生素D为400IU.

  应告知病人如何降低骨折的危险因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尤其需告知他们,要将钙、维生素D的摄入(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作为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一个环节。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某一方法可以防止骨折及其后遗症,并且符合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

  此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大量研究表明,用雌孕激素替代疗法防治骨质疏松,治疗组里髋关节骨折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但中风、心脏病发作、乳腺癌、静脉血栓的危险增加,因此应审慎权衡。

  特别要提到中医在治疗中应用“肾主骨”“肝肾同源”理论,取得较好防治效果,应鼓励防治骨质疏松中药的研制工作。

精品课程

2026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