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脏移植术适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后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肌病和心脏肿瘤患儿。但对于存在急性感染、艾滋病、乙型肝炎、非低心排出量引起的其他器官畸型或衰竭、染色体异常、先天痴呆、恶性病变和肺动脉高压>6个伍德(Wood)单位的患儿则为禁忌。
心脏移植的术前准备
心脏移植术前,临床医生应先请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感染科、免疫科和肾内科医生会诊,完善患儿术前检查和评估,明确重要器官的功能水平能否耐受手术。
如果患儿能够耐受手术,则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包括增强心功能、控制肺动脉高压并给予其他支持,争取创造患儿最佳身体和心理条件,以完成手术。
术后各系统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神经系统心脏移植术后,由于心功能改善及脑供血增加,不少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此时,除给予对乙酰氨基酚镇痛外,要积极控制患儿的高血压。此外,在多次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再行心脏移植的患儿,易发生术后脑水肿和脑出血,医护人员须严密观察患儿神经系统的改变。
循环系统心脏移植患儿的心率主要受肾上腺素影响,对刺激的反应约需10分钟,恢复到平静状态需1小时。临床医生应了解此特点,正确评估患儿的变化,术后常用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心率,维持心功能。另外,术后抗免疫药物的应用常造成高血压,不仅增加血管吻合口的张力引起出血,还增加脑部并发症,临床常用硝酸甘油、硝普钠、肼苯哒嗪和卡托普利控制血压。
呼吸系统对于新生儿和婴儿,通常应于术后24—48小时拔管,对于幼儿和儿童,应在手术室或术后几小时内拔管。在病情平稳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应鼓励患儿及家属,尽量使患儿做到早翻身、早体疗、早活动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早下床,以减少肺部并发症。
泌尿系统因抗免疫药物存在肾毒性,医生须密切观察患儿尿量、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及时了解肾脏受损情况,对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患儿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控制感染主要通过严格洗手来预防感染。应限制有感冒症状的医务人员和家属接触患儿或注意口罩防护。对患儿应做到早拔管、早活动和加强营养支持。
此外,心脏移植术后的抗免疫治疗可导致少见病毒感染。75%的巨细胞病毒阳性心脏移植患儿都接受过抗免疫治疗,可能发生严重感染,重者可能死亡。感染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肺炎及肠炎,合并白细胞减少和转氨酶升高,病毒培养阳性。临床治疗采用更昔洛韦0.5mg/(kg.d),2次/日,术后常规使用制霉菌素预防霉菌感染。
术后排斥反应的观察和处理
排斥反应可发生在术后数小时至数年。当排斥反应发生时,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移植的心脏,杀伤移植的心肌细胞,造成细胞缺血和坏死,导致心功能下降。慢性排斥反应可损伤冠状动脉,导致冠心病和心肌梗死。轻度排斥反应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中重度可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抗体、加大剂量或更换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血浆置换、放疗及再次心脏移植等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