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红细胞形态与尿酸碱度、渗透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注意鉴别。
1.红细胞形态
(1)正常红细胞:尿中未经染色的红细胞形状为双凹圆盘状,浅黄色,直径大约8μm。
(2)异形红细胞:尿异形红细胞常见的形态有:①大红细胞,直径>8μm。②小红细胞,直径<8μm。③棘形红细胞,胞质常向一侧或多侧伸出、突起,如生芽样。④环形红细胞(面包圈红细胞),因细胞内血红蛋白丢失或胞浆凝聚,形似面包圈样空心环状。⑤新月形红细胞,如半月形。⑥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间断沉积,血红蛋医学教育网整理白丢失。⑦皱缩红细胞,高渗尿中多见。⑧影细胞,低渗尿中多见。⑨红细胞碎片。
2.血尿根据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将血尿分为3种。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一致。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医学教育网整理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2种形态以上红细胞,如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等。
关于区分肾性或非肾性红细胞血尿,仍无统一的标准。多数认为:
肾性血尿,变形红细胞≥80%;
非肾性血尿,变形红细胞≤50%,大部分红细胞为正常红细胞(或均一性红细胞)。
近来,区分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新方法有:①棘形红细胞百分率法:即红细胞具有1个或多个胞质突起的炸面圈样细胞≥5%为标准。②红细胞容积曲线法:肾性血尿,呈不对称曲线,尿红细胞医学教育网整理平均容积(MCV)小于静脉血MCV;非肾源性血尿,红细胞容积曲线法呈对称曲线,尿红细胞的MCV大于静脉血红细胞的MCV。③流式细胞术:测定抗血红蛋白抗体或抗Tamm-Horsfall蛋白抗体染色的红细胞,以鉴别血尿来源。
(3)混合性血尿:指尿中含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类红细胞。
3.血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的机制
(1)肾小球基底膜的作用:目前认为,①肾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学变化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尿酸碱度和渗透压影响。②非肾性血尿:主要是肾医学教育网整理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毛细血管破裂的出血,红细胞未经肾小球基底膜的挤压损伤,因而形态正常;肾小管内红细胞受酸碱度及渗透压作用时间短暂,变化轻微。
4.参考值:尿沉渣检查各种不同方法医学教育网整理的参考值见下表。
直接检查法 0-3/HPF,>5/HPF为镜下血尿。
表 尿沉渣主要成分参考值
方法 | 红细胞 | 白细胞 | 管型 | 上皮细胞 | 结晶 |
直接镜检法 离心镜检法 尿沉渣定量分析仪 定量分析板法 | 0~偶见/HP 0~3/HP 0~12/μl 0~5/μl | 0~3/HP 0~5/HP 0~12/μl 0~10/μl | 0~偶见/LP 0~偶见/LP 0~1/μl | 少见 少见 | 少见 少见 |
5.临床意义:鉴别红细胞形态有助于判断血尿是肾源性还是非肾源性疾病。
(1)肾源性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医学教育网整理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源性血尿时,多伴尿蛋白增多明显,而红细胞增多不明显,还常伴有管型,如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等。
(2)非肾源性血尿:见于①暂时性镜下血尿,如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或重体力劳动后。女性患者,还应注意是否有月经血污染尿,应通过动态观察加以区别。②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异反应、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医学教育网整理的血尿。③其他: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合并血小板减少、DIC、高血压、动脉硬化、高热;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等。非肾性血尿的特点为尿红细胞增多,而蛋白不增多或增多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