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血清单胺氧化酶(MAO)活性测定及意义

  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 为催化单胺氧化脱氨反应的酶,作用于一级胺及其甲基化的二、三级胺,也作用于长链的二胺。对所谓生物胺,即酪胺、儿茶酚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也有作用。此酶多见于脊椎动物的各种器官,特别是分泌腺、脑、肝脏,但在无脊椎动物、豆类的芽等植物中也存在。在细胞内存在于线粒体外膜上,是不溶性酶。含FAD。1-异烟酰-2-异丙基肼(iproniazid)、β-苯基异丙基肼(pheniprazine)等药物对此酶有强烈的竞争性的阻抑作用,称为MAO抑医学教育 网收集 整理制剂,但如果给动物,则可提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单胺的浓度,造成行动的刺激。所以认为单胺氧化酶具有调节生物体内胺浓度的功能。MAO有MAO-Ⅰ、MAO-Ⅱ及MAO-Ⅲ三型,血清MAO-Ⅰ活性升高常见于器官纤维化,特别是肝硬化和肢端肥大症;血清MAO-Ⅱ活性升高常见于大面积肝坏死。

  1.正常参考值:

  健康成人血清MAO活性小于36 U/L。

  2.临床意义:

  MAO为广泛分布于肝、肾、胃、小肠及脑组织中的酶,在细胞内定位于线粒体膜外。血清MAO活性测定是检查肝纤维化病变的重要指标。纤维化发生在汇管区之间或汇管中心区之间时,MAO活性明显增高,阳性率在80%以上;在假小叶周围有广泛纤维化形成时,则几乎全部增高,且升高同幅度最大。纤维化病变侵入肝实质内时,升高率仅为30%。

  血清MAO-Ⅰ活性升高主要见于肝硬化和肢端肥大症;而MAO-Ⅱ升高则主要见于大面积肝坏死。器官纤维化患者血清MAO活性升高与结缔组织代谢亢进有关;爆医学教育 网收集 整理发性肝炎患者血清MAO活性升高与MAO从坏死的肝细胞线粒体上脱落有关。因此,爆发性肝炎、重症肝细胞坏死时,线粒体的MAO释放,血清中该酶活性增高,阳性率可达73%以上。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