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肉毒梭菌简介

  1.肉毒梭菌的生物学性状:肉毒梭菌为革兰阳性短粗杆菌,芽胞呈椭圆型,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使细菌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严格厌氧,可在普通琼脂平板和血平板上生长。根据所产生毒素的抗原性不同,肉毒梭菌可分为8个型,引起人类疾病的以A、B型最为常见。肉毒梭菌芽胞体抵抗力很强。肉毒毒素对酸的抵抗力比较强,可在胃液24小时不被破坏,可被胃吸收。但肉毒毒素不耐热,煮沸1分钟即可被破坏。肉毒毒素的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是已知最剧烈的毒素,对人的致死量为0.1~1.0μg.

  2.临床意义:本菌主要可引起食物中毒,属单纯性毒性中毒,并非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与其他食物中毒不同,胃肠症状很少见,主要表现为某些部位的肌肉麻痹,重者可死于呼吸困难与衰竭。本菌还可以引起婴儿肉毒病,一岁以下婴儿肠道内缺乏拮抗肉毒梭菌的正常菌群,可因食用被肉毒梭菌芽胞污染的食品后,芽胞在盲肠部位定居,繁殖后产生毒素,引起中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3.微生物学检查

  (1)分离培养与鉴定:在怀疑为婴儿肉毒病的粪便中检出本菌,并证实其是否产生毒素,诊断意义较大。

  (2)毒素检测:可取培养滤液或悬液上清注射小鼠腹腔,观察动物出现的中毒症状。

  4.治疗原则:尽早诊断,迅速注射A、B、E三型多价抗毒素,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