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衣原体的名称和分类简介

  衣原体Chlamydia 以鹦鹉热病原体和沙眼病原体为代表的专性寄生性的微生物。最早是由宫川米次等(1935)从腹股沟淋巴肉芽肿患者的染色体中作为宫川小体而发现的,被命名为宫川氏体(Miyagawanella)(E.Brumpt,1938)。其后,相继又出现很多其它名称,例如作为立克次氏体的亲缘种被称为Rickettsia formis、Neor-ickettsia等,也有作为病毒类而称之谓鹦鹅热和腹股沟淋巴肉芽肿病毒(psittacosislymphogranvlo-ma,virus,PLV)、鹦鹅热病毒群(Psittacosisvirus group)等,相当混乱。现在已按伯杰式分类法归为衣原体目(Chlamidiales,L.A.Pagei等,1971)。然而目前尚有许多不明之处。侵染粒子呈直径0.3微米的球形,可用光学显微镜看到;在被细胞壁和细胞膜包裹的细胞质中有核糖体;核酸同时含有DNA和RNA;已证明有葡萄糖代谢活性和蛋白质合成能力;在细胞液胞内增殖,不进入细胞质质内。侵染粒子通过吞噬作用进入细胞波胞内,转化成一般称为网状结构体的粒子。网状结构体通过分裂增殖,在浸染后期成熟为侵染粒子。因此,在增殖周期中,虽没有保持作为粒子的连续性的潜伏期,然而,由于没有证实网状结构体的侵染性,所以从外表看起来,有一个相当于潜伏期的时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