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汉坦病毒的研究进展

  汉坦病毒可分为两种:一种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另一种引起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前者主要流行于美国,在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以及德国也发现了病例。我国虽未发现,但有发生的可能。主要临床表现为,在4日左右的发热、头痛等前驱期症状后,出现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高病死率(52.4%~78.0%)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重症患者3~7日死亡,生存者则很快恢复,无后遗症。后者即我国常见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对其进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再一次证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病毒的直接致病作用,肾脏是早期原发性损伤器官,病毒是肾损伤的直接因素。

  在治疗策略方面,作者介绍了1997年第五届全国HFRS学术会议上制定的治疗方案,方案突出以下原则:

  1.早期抗病毒治疗

  HFRS的发病主要是病毒直接作用所致,病毒血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内病毒存在的时间一般为7~10日或更长,早期抗病毒治疗可阻断病理损伤、减轻病情、降低病死率。目前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有肯定疗效。7病日以内均可应用,疗程5~7日。

  2.合理的综合液体疗法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应强调预防性治疗,不同病期有不同的液体疗法原则。以平衡盐液为主,根据化验检查结果,适当调整其成分及用量。应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

  3.早期预防肾脏损伤

  发热期肾脏损伤程度较轻,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由于多种因素,如血浆渗出、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合并DIC等而使肾损伤加重。故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这是改善本病转归的重要策略。

  4.少尿期尿毒症以及各种并发症

  如高血容量、高血压、心衰、肺水肿、腔道大出血、神经系统合并症及肾破裂是致死的五大因素,均发生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血液透析是降低病死率的最重要的挽救生命的手段,应广泛应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