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肝功能衰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功能严重障碍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肝衰竭可并发于任何一种肝脏疾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变、肝癌、药物性肝病等,常是肝脏疾病的晚期阶段,临床表现凶险,救治十分棘手。当发展到IV度昏迷时,90%的患者将死亡。但肝脏的再生能力较强,若能早期治疗,肝性脑病也有恢复的可能。肝衰竭在临床上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急性暴发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急性暴发性肝衰竭时肝细胞呈现大块坏死,病程在8周以内,死亡率达70%~90%,多死于胃肠道出血、感染性休克、肺炎、肺水肿、肺功能衰竭。慢性肝衰竭,为慢性活动性肝病,病程漫长,呈进行性发展,预后较差。慢性肝衰竭晚期也可出现急骤进展的急性肝衰竭,有人称之为慢性急性发作性肝衰竭。

  一、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凡在肝病的基础上出现意识障碍,黄疸迅速加深,皮肤、黏膜、空腔脏器出血,肝脏急剧进行性缩小,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说明病情已处于肝性脑病阶段。胆碱脂酶降低,转氨酶升高或酶胆分离 (SGPT下降而胆红素上升) 现象以及脑电图所见等均有助于早期诊断。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