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针灸疗法能治疗面瘫?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概说】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学称为“口服咼斜”。春、秋两季发病较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多数患者为20~40岁,男性略多。 临床分为周围性与中枢性两类,两者在发病原因和见症方面有很大区别,前者多由面神经炎所引起,后者可因脑血管病或脑肿瘤等引起,本篇仅叙述周围性面瘫。

  【病因病机】 本病致病原因,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辨证治疗】 临床发病突然,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继之面都表情肌瘫痪,而出现额纹消失,眼闭合不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至向健侧,食物常嵌在齿颊间,患侧不能作蹙额、皱眉、示齿、鼓腮等动作,部分病人初起时有耳后、耳下及面都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病程延久,可因瘫痪肌挛缩,口角歪向病侧,称“倒错”现象。 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少阳经穴。面部穴位可采取透刺。 处方:阳白 四白 攒竹 下关 颧髎 巨髎 地仓透颊车 合谷 足三里 随证配穴: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平坦加人中;颏唇沟歪斜加承浆;乳突部疼痛:加风池、翳风、外关。 方义:合谷、足三里以疏通阳明经气,能祛除头面之风邪;翳风、风池、外关能祛除少阳之风邪止痛;阳白、四白、攒竹、下关、颧髎、巨髎、地仓、颊车均为局部取穴,以疏通患部之经气。 【其他疗法】 1、皮肤针 用皮肤针叩刺阳白、太阳、四白、牵正等穴,用小火罐吸拔5~10min,隔日一次。本法适用于发病初期,或面部有板滞感觉等面瘫后遗症。 2、穴位注射 用维生素B1100mg或B12100ug注射液注射翳风、牵正等穴,每穴0.5-1ml,每日或隔日一次。以上穴位可交替使用。 3、穴位贴敷 将马钱子锉成粉,约1-2min,撒于膏药或胶布上,贴在患侧的下关穴,隔2-3日更换一次,一般须更换4-5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