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其他 > 正文

口腔颌面肿瘤的生物治疗

  对肿瘤的治疗,首先要树立综合治疗的观点。应根据肿瘤的性质及其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采取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应注意第一次治疗,常是治愈的关键。

  基础是千方百计调动机体本身的抗痛功能,以自身功能调节的方式达到消灭残余癌瘤(亚临床灶),并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因此,生物疗法被普遍看好,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常规地作为癌瘤的第四种疗法。从广义来说,生物治疗应包括免疫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基因治疗等。

  1.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包括应用细菌菌苗、胸腺素、多糖类以及合成佐剂等。其中以卡介苗(BCG)在临床应用最多。卡介苗制剂可用皮肤划痕或瘤内注射。注射过卡介苗的瘤结作活检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②特异性免疫治疗:亦称主动免疫治疗。常用者为异构免疫疗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此法为将切下的癌瘤组织(自体或异体癌细胞)经放射线照射或化学抗癌药物处理后,再加入佐剂,注入体内后可引起患者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癌瘤的扩展。

  ③过继(继承)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免疫疗法,它包括单克隆抗体、致敏淋巴细胞、淋巴因子、转移因子以及免疫核糖核酸等的应用。

  总之,在治疗恶性肿瘤时,必须注意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调节好免疫功能将有助于肿瘤的治疗。配合免疫治疗不但对晚期病例有一定疗效,更主要的是有可能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细胞因子治疗

  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是在细胞因子水平上进行的所谓生物应答调节剂抗肿瘤效应的研究。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2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肿瘤坏死因子及干扰素等。此外,在细胞水平的研究上,由于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以及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研究,均使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前进了一大步。

  生物应答调节剂的应用一般主张以局部应用,特别是瘤内注射为佳。在应用LAK、TIL以及IL-2的同时,如能配合瘤内注射TNF、IFN等,可望收效更好。这种局部注射的效应亦反映在应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诸如卡介苗、CP等的临床应用中,这些药物行瘤周或瘤内注射内,局部可见大量的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

  3.基因治疗

  针对癌基因激活和抗癌基因失活的基本形式——点突变、基因结构重排和基因放大或等位基因缺失,目前对基因治疗的设想集中在以下方面:①将外源性基因导人体内,利用其生物反应调节功能以抗肿瘤(转基因导向治疗);②以外源性基因使致病基因失活(基因打靶);③以外源性基因取代致病基因(基因取代);④原位修复致病基因的功能(基因修饰)。

  4.中草药治疗

  广义来说,中草药也是生物治疗的内容之一,因为它也是通过调节机体自身功能而实现治疗效用的。中药中有不少免疫增强剂或免疫调节剂,诸如人参、黄芪、女贞子等,均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发掘与研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