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急救护理 > 正文

血液透析中溶血处理规范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红细胞寿命为正常人的1/2~1/3,但透析中溶血的发生往往与外界因素有关。透析血泵、缠绕的透析管路和血泵前动脉压过高均可导致溶血。此外,透析用水中氯胺、铜、锌和硝酸含量过高可引起溶血,用于透析器复用的化学物质如甲醛、过氧化氢,亦与溶血有关。当发现透析管路中大块、透明状血液,应考虑急性溶血。

  1.立即停止透析,夹闭静脉管路,丢弃管路中血液。

  2.吸氧。

  3.立即行全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测定结合珠蛋白、乳酸脱氢酶(LDH)、高铁血红蛋白。

  4.检测透析用水中氯胺、硝酸和重金属含量。

  5.若为复用透析器,测定残留消毒剂含量。

  6.因溶血常伴高钾血症,当患者病情稳定后,需重新开始透析。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