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两种导尿技术在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留置导尿中的应用

  前列腺增生患者,增生的前列腺使前列腺段尿道弯曲,呈缝隙状,由于围绕尿道的腺体结节增生又使弯曲的尿道呈不同程度的角度,常规导尿往往失败[1],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导尿技术,观察两种导尿技术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3月—2006年3月在我科住院前列腺增生需留置导尿的80例男性患者。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5.14岁,排除尿道狭窄畸形,有尿道损伤史的患者,按患者入院时间自然排序,随机分成两组,奇数者为改良组,偶数者为常规组,改良组40例,常规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等分布上基本相似,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按导尿术常规操作:消毒铺巾-液状石蜡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插管并固定[2]。

  1.2.2 改良组 消毒铺巾-1%丁卡因及液状石蜡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润滑尿道-插管-再次润滑尿道-插管并固定。改良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阴茎提起,与腹壁成直角,将液状石蜡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ml 1%丁卡因及5ml无菌液状石蜡油轻轻插入尿道外口注入尿道,嘱患者做深呼吸,稍停片刻,捏住尿道外包皮半分钟左右,以防药液溢出。插入导尿管,置入有困难时保留尿管,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ml 1%丁卡因及5ml无菌液状石蜡油自尿管引流端注入,然后继续置管,插尿管时动作轻柔,缓慢顺时针或逆时针拈动尿管, 或左右拈动尿管,边插边拈动以利尿管顺利插入。成功后抽取生理盐水注入导尿管气囊,固定尿管。两患者导尿操作由1~2名护士担任。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主动配合。插尿管时嘱患者深呼吸,数呼吸次数以分散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尿道口括约肌痉挛,以利于尿管插入[3]。

  1.3 观察指标 以视觉模拟评分法测量患者插尿管的疼痛程度。记录插尿管所用时间(从导尿管触及尿道口至尿道进入膀胱,尿液流出止)及一次插管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改良组与常规组观察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插尿管所需时间和插尿管时患者疼痛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改良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5%,常规组为25%,经比较χ2值=21.64,P<0.01说明改良组导尿技术在减轻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留置导尿中能明显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又称为前列腺肥大,是造成机械性、梗阻性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因饮酒、寒冷及其他疾病等原因引起前列腺充血水肿而突发急性尿潴留。治疗的主要手段的导尿。而行之有效的导尿术可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膀胱过度膨胀造成的破裂。改良后的导尿术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器械,实用性强可免除患者频繁的金属导尿对黏膜的损伤,同时可避免耻骨上膀胱穿刺和膀胱造瘘术之苦。表1 两组患者插尿管结果

  尿管插入尿道是一种外源性刺激,极易引起尿道括约肌收缩关闭尿道。前列腺增生尿潴留后尿道延长[4],内径狭窄,插管阻力较大,患者感觉疼痛。随着刺激强度增大,尿道括约肌收缩关闭尿道反应的时间就会缩短,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就低。 改良导尿术是在正规导尿术的基础上结合前列腺肥大患者的解剖特点,应用1%丁卡因及液体石蜡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及尿道与常规组相比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 P<0.01 ),缩短插管时间( P<0.01 ),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1%丁卡因用于表面麻醉,通过黏膜吸收。加入无菌石蜡油共同达到止痛润滑的作用。在充分润滑导尿管的基础上,边插边注入1%丁卡因和无菌石蜡油到尿道,使尿道润滑并麻醉,插管时疼痛明显减轻,插管顺利。 插管注意事项: (1)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插管时嘱患者做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尿道括约肌痉挛,利于尿管插入。 (2)插管时动作轻柔,缓慢顺时针或逆时针拈动尿管,或左右拈动尿管,边插边拈动以减少导尿对患者的刺激利于尿管顺利插入。 因此,在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留置导尿中应用改良导尿方法操作简便,效果好,值得推广。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