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法,亦称消导法。即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邪逐渐消散的一种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就是消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医学心悟》曰“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由于消法治疗的病证较多,病因也各不相同,所以消法又分消导食积、消痞化癥、消痰祛水、消疳杀虫、消疮散痈等。消法与下法虽然同是治疗蓄积有形之邪的方法,但在具体运用中各有不同。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形证俱安,邪在脏腑之间,必须速除,可以从下窍而出。消法所治,主要是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而且大多是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癥块,不可能迅速消除,必须渐消缓散。消法也常于补法或下法配合运用,但仍然是以消为目的。
护理方法:
1、消导之剂,要根据其方药的气味清淡、重厚之别,采用不同的煎药法。如药味清淡,临床取其气者,煎药时间宜短;如药味重厚,取其质者,煎药时间宜延长。
2、消食导滞剂常用于食积为病,服药时饮食宜清淡,给易消化食物,勿过饱,常用食物如山楂、萝卜、醋等;婴幼儿应注意减少乳食量,必要时可暂时停止喂乳。
3、加强病情观察应用消食导滞剂,应观察患者大便的性状、次数、质、量、气味、腹胀、腹痛及呕吐情况等。如果治疗因湿热滞食,内阻肠胃的患者,在选用枳实导滞丸治疗泻泄、下利时,属“通因通用”之法,须特别注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排便及腹痛情况,若泻下如注,次数频繁或出现眼窝凹陷等伤津脱液表现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应用消痞化积药,应注意患者的局部症状,如疼痛、肿胀、包块等,详细记录癥块大小、部位、性质、活动度、有无压痛、边缘是否光滑。此类药常以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等药组方,如果患者突然腹部疼痛、恶心、吐血、便血、面色苍白、汗出厥冷、脉微而细,则病情加重,已变生他证,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吸氧,作好输液、输血、手术准备工作。
4、消导类药物有泻下或导滞之功效,只作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
5、凡消导类药物,均宜在饭后服用。与西药同服时,应注意配伍禁忌,如山楂丸此药味酸,忌与胃舒平、碳酸氢钠等硷性药物同服,以免酸硷中和,降低药效。
6、该类药一般不与补益药和收敛药同用,以免降低药效。
7、本类药对于年老、体弱者慎用;脾胃虚弱、或无食积者及孕妇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