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护理管理 > 正文

影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

  1.树立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

  对每个新上岗的护士都进行岗前培训,增强护士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多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利用广播、电视、报纸进行宣传,尤其是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到市民广场开展宣传咨询活动,让更多人理解、重视精神卫生职业。

  2.加强精神科继续教育学习和提高待遇

  每年不间断安排精神科护士外出进修学习,为精神科护士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提高精神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每月额外增加精神科护士福利补贴。

  3.建立轮岗制度

  为了对精神科护理工作有充分的理解,对每名护士进行轮岗。轮岗过程中,不断进行职业教育,塑造健康的职业心态,使精神科护士喜欢自己的职业。

  4.建立回访制度

  定期开展工作人员与病人、家属的座谈会,与病人及其家属多沟通,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信任。同时不断进行换位思考,对家属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立即进行改进,尽量减少护患纠纷。

  5.加强防范意识,增强责任心及警惕性,制订风险管理预案

  认真评估风险,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手段,把护理风险降到最低,确保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护理安全查房,加强精神病病人的安全管理。巡视病房是精神科安全护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杜绝意外事故的关键。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不断学习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对护理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及后果有预见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刻规范自己,保障病人和自己的合法权益,保证护理质量。

  7.培养护士的兴趣

  利用党、团员节日和护士节,让护士进行才艺表演,参加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每年组织工作人员出去旅游,以减缓压力。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