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痈证

  痈是发生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是由金黄葡萄球菌引起的多个相邻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染。痈为多头疖,常发生于颈项、背、腰等处,因而有颈痈、背痈、腰痈之称。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医称为疽。颈部痈俗称“对口疮”,背部底部开始。本病多见于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尤为易发。

  痈多见于成年人,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多见于皮肤较厚、皮脂腺较丰富的颈、背部。医学教育网整理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易患此病,而且预后较差。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沿皮脂腺蔓延,扩散至邻近的毛囊而成为痈。其周围的血管多数有栓塞。随病情发展,中央开始坏死溶解,但不易脱落,周围组织有较广泛的炎性浸润、水肿,且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临床常见局部呈大片酱红色浸润区,高出体表,坚硬,有明显的疼痛和压痛,中央多呈坏死,有多数脓栓,似蜂窝状。痈除了局部剧烈疼痛外,多伴有全身症状,如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可导致全身感染,唇痈容易引起颅内感染。患者应适当休息,加强营养。有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病变范围广泛,有大块组织坏死,全身症状严重者应早期切开引流。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医称为疽。颈部痈俗称“对口疮”,背部底部开始。

  痈-病理病因

  颈痈

  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颈项、背部,有时也见于上唇和腹壁,糖尿病人或身体比较衰弱的病人易患痈。

  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或二者混合感染所引起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常发生于机体抵抗力低下者。如糖尿病肾炎、营养不良、心力衰竭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天疱疮、剥脱性皮炎以及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感染常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因皮肤厚而沿皮下脂肪层蔓延,侵入附近的毛囊群。医学教育网整理糖尿病病人容易患痈。痈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其后中央区逐渐坏死、塌陷,呈火山口状,其内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痈易向四周和深部发展,周围呈浸润性水肿,疼痛剧烈。区域淋巴结可肿大。此外,多有明显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不振、白细胞计数增加等。易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

  痈-常见证型

  痈——收口期

  1.初期:表现为患部初起皮肤有粟粒样脓头,形似小疖,发痒作痛,逐渐向周围或深部扩大,形成多头疖肿,局部红肿热痛,全身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舌谈红,苔薄白,脉浮或弦。

  2.溃破期;表现为疮肿化脓,疮头逐渐溃烂,状如蜂窝,发热加重,口渴便秘,尿短赤,舌质深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数。

  3.收口期:表现为脓腐渐净,气血耗伤,疮面肉芽难长,愈合较慢,身有余热,胃纳未复,体倦乏力,自汗盗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可选用的西药。

  痈-病理改变

  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或二者混合感染所引起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常发生于机体抵抗力低下者。如糖尿病肾炎、营养不良、心力衰竭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天疱疮、剥脱性皮炎以及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

  由于皮肤厚,感染只能没阻力较弱的皮下脂肪柱蔓延至皮下组织,沿着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侵及附近的许多脂肪术,再向上传入毛囊群而形成具有多个“脓头”的痈。糖尿病病人较易患痈。因为他们的白细胞功能不良,游动迟缓。

  痈-治疗措施

  外敷太乙膏

  1.全身治疗病人应适当休息和加强营养。必要时用镇痛剂。可选用磺胺甲硝唑加甲氧嘧啶或青霉素、红霉素等抗菌药物。如有糖尿病,应根据病情同时给予胰岛素及控制饮食等治疗。

  2.局部处理初期红肿阶段,治疗与疖同。已有破溃者,可用八二丹掺入伤口中,外敷太乙膏。如红肿范围大,中央部坏死组织多,或全身症状严重,应作手术治疗,但唇痈不宜采用。一般用“+”字或“++”字形切口,有时亦可作“|||”形。切口的长度要超出炎症范围少许,深达筋膜,尽量剪去所有坏死组织,医学教育网整理伤口内用纱布或碘仿纱布填塞止血。以后每日换药,并注意将纱条填入伤口内每个角落,掀起边缘的皮瓣,以利引流。伤口内用生肌散,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如分晓面过大,待肉芽组织健康时,可考虑植皮。亦有直接作痈切除术,肉芽组织长出后即植皮,可缩短疗程。

  组织病理:痈是一种深部脓皮病,皮肤表面有多个溃孔。镜下可见弥漫的细胞浸润。有许多嗜中性粒细胞和多房性脓肿。这些脓肿被结缔组织隔开,或在纤维组织增生的皮肤下方互相通连。脓液从皮肤的溃孔中流出。

  1.痈毛囊性炎性结节的基础上形成脓肿,浸润较轻,全身症状较轻,坏死组织不明显,表面没有多少溃孔。

  2.放线菌病经过缓慢。多见于颈面部。脓汁稀薄,脓液中含有黄色小颗粒。

  3.头部乳头状皮炎最初为毛囊炎,经过中出现增殖性瘢痕。全身症状不明显,无坏死灶。

  痈-临床表现

  痈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以后,中央部逐渐坏死、溶解、塌陷,象“火山口”,其内含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痈易向四周和深部发展,周围呈浸润性水肿,局部淋巴结有肿大和疼痛。医学教育网整理除有局部剧痛外,病人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不佳、白细胞计数增加等。痈不仅局部病变比疖重,且易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唇痈容易引起颅内的海绵静脉窦炎,危险性更大。

  初起时局部皮肤有一个红、肿、热痛的炎性浸润的扁平硬块,颜色暗红,境界不清逐渐向四周和深部组织发展。约在1~2周内患处化脓、坏死破溃,表面有多个溃孔,坏死的组织与脓液自溃孔排出严重时整个患部全坏死,表面皮肤完全脱落,形成一个深的巨大溃疡由新生的肉芽组织来代替,痊愈后形成瘢痕。医学教育网整理好发于颈部背侧其次,背部。也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可明显升高。本病以60-70岁男性发病率最高。如发生在老年人易出现危险状态,预后严重。

  痈-治疗方法

  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毛囊炎、疖、痈、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组织炎、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褥疮感染等。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由于细菌侵入人体皮肤而发生的炎症反应,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严重时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毒血症或败血症,伤口感染是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的结果,脓是机体组织炎症过程中形成的浓稠或稀薄的渗出物,医学教育网整理其中包含变性、坏死的白细胞、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和渗出的组织液。膏药外敷,可拔脓排脓清除异物,迅速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同时能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生长。对久治不愈的伤口及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感染溃烂、褥疮等疾病疗效奇特,无副作用。

  1局部药敷:早期可用高渗硫酸镁溶液湿敷或用中药鲜马齿苋洗净、捣烂、敷患处。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理疗,或70%酒精湿敷。面部痈应减少说话和咬嚼动作。

  2物理疗法:应及早应用超短波、紫外线。

  3在伤口感染控制的情况下,为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可用红外线局部照射,常与超短波合并应用。

  4局部化脓、组织坏死时应及时去医院切开引流。

  5药物治疗:早期应用大量的抗生素治疗。可选用红霉素,氨卞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治疗。

  6手术治疗:经上述治疗炎症不能控制时应及时引流,并将炎症坏死组织彻底切除。常用“+”或“++”形切口,应深达筋膜下。

  7早期损害可外用纯鱼石脂当痈已溃破时,可外用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或用12%硫酸钠溶液湿敷。

  8全身治疗: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甲硝唑、万古霉素、新生霉素、磺胺药等;给以有营养、维生素丰富的饮食。疼痛剧烈者可酌情使用镇静剂。同时治疗糖尿病及其他疾病,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1)青霉素G:每次30万-40万单位,一日肌肉注射3-4次,严重感染时可静脉滴注400万单位。

  (2)红霉素:每次0.5g,一日口服4次,严重染时可静脉滴注1g.

  (3)甲硝唑:每次0.2一O.4g,一日口服2次。

  (4)3%过氧化氢溶液:湿敷患处。

  食疗方法

  1、葱60克,干姜15克,桂枝30克,捣和熬膏,加醋120克、淀粉120克,调匀。视患处大小,膏用多大,连敷7日即消。适用于痈疽发背、乳岩结毒、湿患疔疮。脓肿已破溃者忌用。

  2、马齿苋10克,黄芩50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2次。

  3、万年青根、叶适量,先用冷开水洗净,捣取汁,去渣,瓶贮备用。对脓肿已溃未溃均可用,红肿部位均搽上此汁,每日3~4次,未溃者即消,已溃者能消炎止痛收口。

  4、鸡舌草全草适量,加米饭粒捣敷患处;另用1把加酒同水煎服,连服3次。适用于对口、背脓肿的治疗。

  5、鳖甲1个,用醋100毫升煅酥,研极细末,以香油调搽患处。适用于口、背部脓肿。

  6、野菊花、蒲公英、紫地丁、金银花各等量,加适量白酒,炒热后装入布袋,热熨患处,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

  7、扁柏叶1把,加红糖或蜂蜜适量捣烂涂敷患处。适用于对口、背部脓肿的治疗。

  8、新鲜茄子蒂14枚,生何首乌100克,水煎服,或水煎后加黄酒1杯服下。连服2~3剂后,则未破即消,已破透脓生肌。适用于对口脓肿的治疗。

  中成药治疗

  1.初期:

  (1)三黄片(散):片剂每次口服4片,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散剂用蜂蜜或酯调敷患处。

  (2)西黄丸(胶囊):水丸剂每次3g,或胶囊剂每次4—8粒,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消炎红膏药:外用,涂敷患处,一日1-2次。

  (4)伤疖膏:外用,贴患处,每日更换1次。

  (5)一粒珠:每次1.5g,一日1次,温开水送服。

  (6)银黄片(口服液):片剂每次2—4片,一日3—4次,温开水送服。口服液每次10-2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

  (7)小败毒膏:每次10—20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溃破期:

  (1)投毒生肌散:外用,撒敷患处,或以膏药护之。

  (2)珠黄八宝散:外用,视患处大小取本品适量薄薄撤于疮面上,然后盖以油纱条;或取本品适量掺于软膏内调匀,薄摊于纱布上敷之,每次换药1次。

  (3)连翘败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收口期:

  (1)八珍丸(补汁、冲剂):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2次;或浓缩丸每次8丸,一日2-3次,湿开水送服。煎膏剂每次口服15—20g,一日2次。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2)补中益气丸:大蜜丸每次1丸,浓缩丸每次8丸,水丸剂每次6g,一日2—3次,用姜汤、淡盐汤或温开水冲服。

  痈-注意事项

  1、调整饮食平时应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忌饮烈性酒,以防辛辣之品损伤脾胃致使肠胃积湿生热而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性。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防止潮湿尤其是暑天,天气炎热,常因工作环境差或工作繁忙而汗湿衣襟,加之更换内衣不勤,容易发生本病。因此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更换内衣,淋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卫生。

  3、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毛囊炎、疖肿、湿疹等。

  4、防止搔抓无论是颈部、腋部、脐部或是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有破损或有湿疹都应积极对症治疗,避免用力搔抓,因搔抓后可继发感染而形成脓肿。

  5、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因皮肤破损、细菌侵入所引起,预防的关键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劳动保护,防止皮肤破损,如有损伤应及时处理。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

  6、早期局部红、肿可采取热敷或理疗(红外线、超短波治疗),也可外敷消炎药膏。

  7、这些病切忌用手挤压,特别是面部三角区(鼻部及唇上、下)的疖子,以防感染扩散到颅内去。

  8、有脓头或脓肿形成可用碘酒去涂脓头或切开引流,引流后如外包的纱布潮湿应及时来院换药。如发热不退,伤口痛严重,脓液流出不畅应即来院就诊。

  9、经常有疖、痈发生者,应进一步检查有无糖尿病等其他原因,并作相应的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西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