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痢临床表现
2009-08-07 14:39 来源:医学教育网
潜伏期1~2日(数小时至7日)。各型菌痢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一)急性普通型菌痢
起病急、高热可伴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每日10至20次以上,量少,开始为稀便,迅速变为黏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早期治疗,多于1周左右病情逐渐恢复而痊愈,少数可病程迁延转为慢性。
(二)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者,为慢性菌痢。
1.急性发作型:由慢性菌痢史,常因进食生冷或受凉、劳累诱发。
2.慢性迁延型: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常有黏液及脓血,可伴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亦可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3.慢性隐匿型:一年内有急性菌痢史,无明显临床症状,便培养有痢疾杆菌,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
(三)中毒型菌痢
多见于2~7岁儿童。但成人偶尔也可发生。
特点:起病急骤,突起高热,病势凶险,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出现嗜睡、昏迷、抽搐。病初常无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但发病24小时内可出现腹泻及脓血便。可分以下3型:
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表现为循环衰竭。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冰冷、发绀,脉细数、血压下降、少尿。可伴有意识障碍、DIC、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2.脑型(呼吸衰竭型)
表现为脑水肿甚至脑疝。头痛、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有瞳孔大小不等、昏迷、惊厥及呼吸衰竭。
3.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表现,病情最严重,病死率高。
相关资讯
- .菌痢流行病学
- .菌痢病原
- .伤寒治疗
- .伤寒诊断及确诊的依据
- .伤寒实验室检查
- .伤寒临床表现
- .伤寒病理变化及特点
- .伤寒流行病学
- .伤寒病原学
-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