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首页 > 卫生网校 > 医学三基辅导精华 > 正文

医学三基:急性肾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医学三基:急性肾衰竭的症状有哪些?”相信是准备参加医学三基考试的朋友比较关注的事情,为此,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内容如下:

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根据引致本病的基本病因、病情轻重及病期等而有不同。通常可因发现患者血肌酐(Cr)或尿素氮(BUN)在严重疾病过程中突然明显上升、尿量明显减少或出现其他有关肾功能急性减退的症状,如神经、心血管或肺部等相应症状而被注意。传统上,为叙述方便常将急性肾衰竭分为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等三个时期,但在许多病例中该三个时期并不一定均出现。另外,有相当一部分急性肾衰竭患者尿量并不减少,24小时尿量可在500ml以上,称之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后者大多病情相对较轻,预后也相对较好。

1.少尿期:

少尿期一般持续1~2周,长者可达4~6周,持续时间越长,肾损害越重。持续少尿大于15天,或无尿大于10天者,预后不良。少尿期的系统症状有:

1.1.水钠潴留:患儿可表现为全身水肿、高血压、肺水肿、脑水肿和心力衰竭,有时因水潴留可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

1.2.电解质紊乱:常见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高镁血症、高磷血症和低氯血症。

1.3.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疲乏、嗜睡、呼吸深快、食欲不振甚至昏迷,血pH值降低。

1.4.尿毒症:因肾排泄障碍使各种毒性物质在体内积聚所致。可出现全身各系统中毒症状。其严重程度与血中尿素氮及肌酐增高的浓度相一致。

1.4.1.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严重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或黄疸,而消化道出血可加重氮质血症。

1.4.2.心血管系统:主要因水钠潴留所致,表现为高血压和心力衰竭,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包炎等。

1.4.3.神经系统症状:可有嗜睡、神志混乱、焦虑不安、抽搐、昏迷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多汗或皮肤干燥,还可表现为意识、行为、记忆、感觉、情感等多种功能障碍。

1.4.4.血液系统:ARF常伴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贫血随肾功能恶化而加重,系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管外溶血、血液稀释和消化道出血等原因所致。出血倾向(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点及消化道出血)多因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和DIC引起。急性肾衰竭早期白细胞总数常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增高。

1.5.感染:感染是ARF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以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多见,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最多见。

2.多尿期:

指尿量从少尿逐渐进行性增加以至超过正常量的时期,此期通常持续1~3周。此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已有某种程度恢复,肾小管内阻塞的滤过液从小管细胞反漏基本停止,但由于近端肾小管细胞对水钠重吸收尚未完全正常,因此滤过液无法充分重吸收,从尿中大量丢失;再加上此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已有一定程度好转,少尿期在体内积聚的代谢产物,在通过肾单位时产生渗透性利尿,尿量可以增多,每日达3000~5000ml,有报告可以更多。尿比重常偏低。多尿期早期血肌酐、血尿素氮仍可继续上升,但一般为期不长。由于尿量过多,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等。系统症状大多逐渐减轻,但如有明显失水,可造成高钠血症,而使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继续恶化。如果其他器官功能衰竭在多尿期出现,则又可能使尿量减少,病情继续恶化。不少患者在本期出现各种感染并发症,因此仍需注意。

3.恢复期:

指肾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尿量正常或正常偏多,大多数患者体力有所改善。由于在少尿期及多尿期限制饮食、合并感染及应用广谱抗生素、透析治疗等,患者普遍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老年患者体内还可能残留有某些感染病灶,如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导致的腹腔或皮肤瘘管感染以及褥疮、尿路感染等。尿比重有所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常偏低。有报告半年以后肾活检仍大多有不同程度病变存在。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医学三基:急性肾衰竭的症状有哪些?”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医学三基考试知识及内容,请点击医学教育网。医学教育网成立至今已有15年,专注医学考试培训教育,已经为数百万学员提供了考证、从业和晋升等专业帮助,赢得了广大医学从业人员的认可和信赖,未来我们依然会为每一位在医学路上不断前进的你,提供便利的学习资源及优质的服务。

精品课程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