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中医/中西医 > 正文

资料大放送!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分析试题60道(全)

很多参加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朋友都对于实践技能考试的复习比较担心,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历年的模拟试题作为参考,大家可以提前练习,友情提示,考前一个月是技能的复习时间,切勿太早!

题号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60题全)
1第一站001
病案分析:
1.感冒-暑湿感冒
2.肠痈-湿热证
解析:1、暑湿伤表证
主症: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证机概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香薷、厚朴、扁豆花。
2、湿热证
证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解毒利湿透脓。
方药:复方大柴胡汤加减。常用药物如柴胡、黄芩、枳壳、川楝子、大黄、延胡索、白芍、蒲公英、木香、丹参、甘草。
2第一站002
病案分析:
1.感冒-气虚感冒;
2.痔-内痔,气滞血瘀。
解析:1、虚体感冒-气虚感冒
主症: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证机概要:气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治法:益气解表。
代表方:参苏饮加减。常用药:党参、甘草、茯苓、紫苏叶、葛根、前胡、半夏、陈皮、枳壳、桔梗。
2、内痔-气滞血瘀证
证候: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方药:止痛如神汤加减。常用药物如当归、黄柏、桃仁、槟榔、皂角、苍术、秦艽、防风、泽泻、大黄等。
3第一站003
病案分析:
1.咳嗽-外感咳嗽-风燥伤肺-桑杏汤
2.脱疽--寒湿阻络-阳和汤
解析:1、风燥伤肺证
主症: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证机概要: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代表方:桑杏汤加减。常用药:桑叶、薄荷、淡豆豉、杏仁、前胡、牛蒡子、南沙参、浙贝母、天花粉、梨皮、芦根。
2、寒湿阻络证
证候: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胀疼痛,多走疼痛加剧,稍歇痛减,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阳和汤加减。常用药物如熟地黄、桂枝、炮姜、白芥子、麻黄、鹿角胶、当归等。
4第一站004
病案分析:
1.咳嗽-痰湿壅肺-与喘证鉴别
2.肠痈-热毒伤阴-与胃十二指肠溃疡鉴别
解析:1、痰湿蕴肺证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证机概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陈皮、茯苓、苏子、莱菔子、白芥子、杏仁、佛耳草、紫菀、款冬花。
鉴别:咳嗽与喘证均为肺气上逆之病证,临床上也常见咳、喘并见。但咳嗽以气逆有声,咯吐痰液为主;喘证以呼吸困难,甚则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
2、热毒证
证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糙,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常用药物如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当归、皂角刺、穿山甲、川芎、黄芪、生甘草等。
鉴别:穿孔后溢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部,很似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腹痛。病人既往多有溃疡病史,突发上腹剧痛,迅速蔓延至全腹,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仍具疼痛和压痛,腹肌板状强直,肠鸣音消失,可出现休克。多有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或摄片多有腹腔游离气体。如诊断有困难,可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检査。
5第一站005
病案分析:
1.哮-寒包热;
2.痔疮-脾虚气陷
解析:1、寒包热哮证
主症: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舌尖边红,脉弦紧。
证机概要: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代表方: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细辛、生石膏、厚朴、杏仁、生姜、半夏、甘草、大枣。
2、脾虚气陷证
证候: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物如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白术、当归、陈皮、炙甘草等。
6第一站006
病案分析:
1.哮证-肺脾气虚
2.内痔-湿热下注
解析:1、缓解期-肺脾气虚证
主症:有哮喘反复发作史。气短声低,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或可有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
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代表方: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橘皮、山药、黄芪、防风、薏苡仁、五味子、甘草。
2、湿热下注证
证候: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
方药:脏连丸加减。常用药物如猪大肠、黄连。
7第一站007
病案分析:
1.喘证-肾虚不纳-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
2.乳癖-冲任失调-二仙汤和四物汤
解析:1、肾虚不纳证
主症: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机概要: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治法:补肾纳气。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常用药:附子、肉桂、山萸肉、胡桃肉、紫河车、熟地、山药、当归、人参、蛤蚧。
2、冲任失调证
证候: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月经前加重,经后缓减,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闭经。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调摄冲任。
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如仙灵脾、当归、白芍、巴戟天、肉苁蓉、制香附、郁金、天冬、贝母、知母。
8第一站008
病案分析:
1.患者女性,53岁。平素忧思抑郁,今日情绪刺激后出现呼吸短促,吸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著,伴心悸,失眠。苔薄,脉弦。
2.患者男性,学生,19岁。昨晨开始出现腹部疼痛,4小时前转移至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麦氏点压痛,伴恶心纳差,二便正常。体温38.1,苔白腻,脉弦紧。
解析:1、郁证-痰气郁结证
主症: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医宗金鉴·诸气治法》将本证称为“梅核气”。
证机概要:气郁痰凝,阻滞胸咽。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代表方:半夏厚朴汤加减。
常用药:厚朴、紫苏、半夏、茯苓、生姜。
2、肠痈-瘀滞证
证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泄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常用药物如大黄、芒硝、桃仁、牡丹皮、冬瓜仁、红藤、延胡索、乳香、没药等。
9第一站009
病案分析:
1.肺痨-虚火灼肺
2.痔-风热肠燥
解析:1、虚火灼肺证
主症: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骨蒸颧红,五心烦热,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益消瘦。近期曾有与肺痨病人接触史。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证机概要: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常用药: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及、生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甲。
2、风热肠燥证
证候: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凉血怯风。
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物如生地黄、黄连、白芍、地榆、槐角、当归、升麻、天花粉、黄芩、荆芥、枳壳等。
10第一站010
病案分析:
1.胸痹-痰浊闭阻
2.乳避-肝郁痰凝
解析:1、痰浊闭阻证
主症: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证机概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代表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瓜蒌、薤白、半夏、胆南星、竹茹、人参、茯苓:甘草、石菖蒲、陈皮、枳实。
2、肝郁痰凝证
证候: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蒌贝散加减。常用药物如柴胡、郁金、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瓜蒌、半夏、制南星。
11第一站011
病案分析:
1.心悸-瘀阻心脉证
2.精癃-脾肾气虚
解析:1、瘀阻心脉证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证机概要: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常用药: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当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2、脾肾气虚证
证候:尿频,滴沥不畅,尿线细甚或夜间遗尿或尿闭不通,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无华,便溏脱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物如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白术、当归、陈皮、炙甘草、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车前子等。
12第一站012
病案分析:
1.胸痹-心血瘀阻
2.肠痈-湿热泻
解析:1、心血瘀阻证
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降香、郁金。
2、湿热证
证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解毒利湿透脓。
方药:复方大柴胡汤加减。常用药物如柴胡、黄芩、枳壳、川楝子、大黄、延胡索、白芍、蒲公英、木香、丹参、甘草。
13第一站013
病案分析:
1.不寐-心胆气虚;
2.脱疽-血脉瘀阻。
解析:1、心胆气虚证
主症:虚烦不寐,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证机概要:心胆虚怯,心神失养,神魂不安。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茯苓、甘草、茯神、远志、龙齿、石菖蒲、川芎、酸枣仁、知母。
2、血脉瘀阻证
证候:患趾(指)酸胀疼痛加重,夜难入寐,步履艰难,患趾(指)皮色暗红或紫暗,下垂时更甚,皮肤发凉干燥,肌肉萎缩,趺阳脉搏动消失;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熟地黄、乳香、没药等。
14第一站014
病案分析:
1.不详
2.张某,男,64岁,干部。2017年3月1日初诊。患者尿频,淋沥不畅三年,尿线细,有时遗尿,甚则尿闭不通。伴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无华,便溏,脱肛。查体:直肠指诊,表面光滑,中等硬度,富有弹性,中央沟变浅,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解析:1、不详
2、精癃-脾肾气虚证
证候:尿频,滴沥不畅,尿线细甚或夜间遗尿或尿闭不通,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无华,便溏脱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物如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白术、当归、陈皮、炙甘草、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车前子等。
15第一站015
病案分析:
1.不寐-肝火扰心
2.湿疮-脾虚失蕴,与接触性皮炎鉴别
解析:1、肝火扰心证
主症: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证机概要: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
2、脾虚湿蕴证
证候:发病较缓,皮损潮红,丘疹,或丘疱疹少,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纳少,腹胀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利湿止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常用药物如苍术、白术、猪苓、茯苓、山药、生薏苡仁、车前草、泽泻、徐长卿、防风、厚朴、茵陈、陈皮等。
鉴别:主要与急性湿疮鉴别。接触性皮炎常有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常限于接触部位,皮疹较单一,有水肿、水疱,境界清楚,去除病因后较快痊愈,不再接触即不复发。
16第一站016
病案分析:
1.痫病痰火扰神跟厥证鉴别;
2.崩漏脾虚跟经期延长鉴别。
解析:1、痰火扰神证
主症: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证机概要: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黄芩、栀子、姜半夏、胆南星、木香、枳实、茯苓、橘红、人参、石菖蒲、麝香。
鉴别:厥证除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主症外,还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见口噤,握拳,手指拘急,而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和病作怪叫之见症,临床上不难区别。
2、脾虚证
证候:经血非时而至,崩中暴下继而淋沥,血色淡而质薄,气短神疲,面色(白光)白,或面浮肢肿,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或沉细。
治法:补气升阳,止血调经。
方药:举元煎合安冲汤加炮姜炭。
鉴别:经期延长仅为经期的延长,月经周期和经量无明显异常表现。
17第一站017
病案分析:
1.胃痛-淤血
2.崩漏-肾阴虚证
解析:1、瘀血停胃证
主症: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证机概要:瘀停胃络,脉络壅滞。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常用药: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2、肾虚证-肾阴虚证
证候:经乱无期,出血淋沥不净或量多,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心烦,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止血调经。
方药:左归丸去牛膝,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18第一站018
病案分析:
1.胃痛-湿热中阻
2.痛经-肾气亏虚
解析:1、湿热中阻证
主症: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胃气痞阻。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代表方:清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
2、肾气亏虚证
证候:经行后一二日内小腹绵绵作痛,腰部酸胀,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或有潮热,或耳鸣,脉细弱,苔薄白或薄黄。
治法:补肾益气止痛。
方药:益肾调经汤加减。
19第一站019
病案分析:
1.呕吐-肝气犯胃-与噎膈鉴别
2.痛经-气滞血瘀-与异位妊娠破裂鉴别
解析:1、肝气犯胃证
主症:呕吐吞酸,暖气频繁,胸胁胀痛,舌淡红,苔薄,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代表方:四七汤加减。
常用药:苏叶、厚朴、半夏、生姜、茯苓、大枣。
鉴别:呕吐与噎膈,皆有呕吐的症状。然呕吐之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噎膈之病,进食梗噎不顺或食不得入,或食人即吐,甚则因噎废食。呕吐大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尚好。而噎膈多因内伤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较长,预后欠佳。
2、气滞血瘀
证候:每于经前一二日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作胀,或经量小,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除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治法:理气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鉴别:异位妊娠破裂多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妊娠试验阳性;妇科检查时,宫颈有抬举痛,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子宫有漂浮感;盆腔B超检査常可见子宫腔以外有孕囊或包块存在;后穹隆穿刺或腹腔穿刺阳性;内出血严重时,患者可出现休克表现,血红蛋白下降。痛经虽可出现剧烈的小腹痛,但无上述妊娠征象。
20第一站020
病案分析:
1.呕吐-外邪犯胃
2.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
解析:1、外邪犯胃证
主症: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外邪犯胃,中焦气滞,浊气上逆。
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常用药: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厚朴、半夏、陈皮、白术、茯苓、甘草、桔梗、生姜、大枣。
2、肾阴虚
证候:头晕耳鸣,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痛,或月经先期或先后不定,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或皮肤干燥瘙痒,口干,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方药:左归饮加制首乌、龟板。
21第一站021
病案分析:
1.腹痛-瘀血内阻
2.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
解析:
1、瘀血内停证
主症: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黯,脉细涩。
证机概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代表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桃仁、红花、牛膝、川芎、赤芍、当归、生地、甘草、柴胡、枳壳、桔梗。
2、.肾阳虚
证候: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酸冷,纳呆腹胀,大便溏薄,或经行量多,或崩中暴下,色淡或黯,有块,面浮肢肿,夜尿多或尿频失禁,或带下清稀,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肾扶阳,佐以温中健脾。
方药:右归丸合理中丸。
22第一站022
病案分析:
1.腹痛-饮食积滞
2.带下病-带下过多-肝肾亏虚
解析:
1、饮食积滞证
主症: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证机概要:食滞内停,运化失司,胃肠不和。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代表方:枳实导滞丸加减。
常用药:大黄、枳实、神曲、黄芩、黄连、泽泻、白术、茯苓。
2.带下病-带下过多-肝肾亏虚,教材无此证型。
23第一站023
病案分析:
1.泄泻-肾阳虚衰
2.带下病-带下过少--肝肾亏虚
解析:
1.肾阳虚衰证
主症: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命门火衰,脾失温煦。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代表方:四神丸加减。
常用药: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2、肝肾亏损证
证候:带下过少,甚至全无,阴部干涩灼痛,或伴阴痒,阴部萎缩,性交疼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烘热汗出,烦热胸闷,夜寐不安,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沉弦细。
治法:滋补肝肾,养精益血。
方药: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
24第一站024
病案分析:
1.泄泻-肾阳虚衰-四神丸
2.绝经前后诸证-阴阳失调-二仙汤
解析:
1.肾阳虚衰证
主症: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命门火衰,脾失温煦。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代表方:四神丸加减。
2、肾阴阳俱虚
证候:时而畏寒恶风,时而潮热汗出,腰酸乏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补肾扶阳,滋肾养血。
方药:二仙汤加生龟板、女贞子、补骨脂。
25第一站025
病案分析:
1.痢疾-湿热痢
2.小儿泄泻-脾虚泻
解析:
1、湿热痢
主症: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腹部疼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大黄、黄芩、黄连、肉桂、金银花。
2、脾虚泻证
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淡。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
26第一站026
病案分析:
1.便秘,气虚秘,黄芪汤加减,和肠结相鉴别。
2.闭经,肾气亏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与胎死不下相鉴别。
解析:
1、气虚秘
主症: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证机概要:脾肺气虚,传送无力。
治法:益气润肠。
代表方:黄芪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麻仁、白蜜、陈皮。
便秘与肠结:两者皆为大便秘结不通。但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降受阻所致,表现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无矢气和肠鸣音,严重者可吐出粪便。便秘多为慢性久病,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结艰行,可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欲吐,食纳减少。
2、闭经无此证,对应的此方剂
肝肾不足证
证候:年逾十八尚未行经,或由月经后期量少逐渐发展至闭经,体质虚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少,脉沉弱或细涩。
治法:补肾养肝调经。
方药:归肾丸,或加减苁蓉菟丝子丸,或滋肾补冲丸。
胎死不下
胎死腹中者,除月经停闭外,尚应有妊娠的征象,但子宫增大多小于%经月份。B超检査宫腔内可见孕囊、胚芽或胎体,但无胎心搏动。闭经者,停经前大多有月经紊乱,停经后无妊娠征象。
27第一站027
病案分析:
1.便秘-气虚秘-黄芪汤加减-和肠结相鉴别;
2.闭经,肾气亏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与胎死不下相鉴别
解析:
1、气虚秘
主症: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证机概要:脾肺气虚,传送无力。
治法:益气润肠。
代表方:黄芪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麻仁、白蜜、陈皮。
2、闭经无此证,对应的此方剂
肝肾不足证
证候:年逾十八尚未行经,或由月经后期量少逐渐发展至闭经,体质虚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少,脉沉弱或细涩。
治法:补肾养肝调经。
方药:归肾丸,或加减苁蓉菟丝子丸,或滋肾补冲丸。
28第一站028
病案分析:
1.便秘-热秘;
2.产后发热--感染邪毒
解析:
1、热秘
主症: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证机概要:肠腑燥热,津伤便结。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
常用药: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芍药。
2、感染邪毒
证候: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多或少,色紫黯如败酱,有臭气,烦躁口渴,尿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疲。
方药:解毒活血汤加银花、益母草。
29第一站029
病案分析:
1.胁痛肝络失养一贯煎与胃脘痛鉴别
2.不孕肝气郁结开郁种玉汤与暗产鉴别
解析:
1、肝络失养证
主症: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证机概要: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
治法:养阴柔肝。
代表方:一贯煎加减。
常用药:生地、枸杞、黄精、沙参、麦冬、当归、白芍、炙甘草、川楝子、延胡索。
胁痛与胃脘痛胁痛与胃脘痛的病证中皆有肝郁的病机。但胃脘痛病位在胃脘,兼有嗳气频作、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而胁痛病位在胁肋部,伴有目眩、口苦、胸闷、喜太息的症状。
2、肝郁
证候:多年不孕,经期先后不定,经来腹痛,行而不畅,量少色黯,有小血块,经前乳房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舌质正常或黯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理脾。
方药:开郁种玉汤加减。
与暗产鉴别。暗产是指早早孕期,胚胎初结而自然流产者。此时孕妇尚未有明显的妊娠反应,一般不易觉察而误认为不孕。通过基础体温监测、早孕试验及病理学检查可明确。
30第一站030
病案分析:
1.胁痛-瘀血阻络证;
2.癥瘕-血瘀证。
解析:
1、瘀血阻络证
主症: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瘾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证机概要:瘀血停滞,络脉痹阻。
治法:祛瘀通络。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制香附、川楝子、郁金、五灵脂、蒲黄、三七粉。
2、血瘀
证候:胞中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暗,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口干不欲饮,舌边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散结,破瘀消癥。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
31第一站031
病案分析:
1.黄疸-胆腑郁热证
2.小儿泄泻-变证-气阴两虚
解析:
1、胆腑郁热证
主症: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便秘,苔黄舌红,脉弦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
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代表方:大柴胡汤加减。
常用药:柴胡、黄芩、半夏、大黄、枳实、郁金、佛手、茵陈、山栀、白芍、甘草。
2、气阴两伤证
证候:泻下过度,质稀如水,精神萎靡,目眶及囟门凹陷,皮肤干燥,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减。常用太子参、乌梅、木瓜、山药、莲子、茯苓、甘草等。
32第一站032
病案分析:
1.黄疸-阴黄-寒湿阻遏;
2.小儿泄泻-阴竭阳脱
解析:
1、阴黄--寒湿阻遏证
主症: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
证机概要: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茵陈术附汤加减。
常用药:附子、白术、干姜、茵陈、茯苓、泽泻、猪苓。
2、阴竭阳脱证
证候: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哭声微弱,面色青灰或苍白,四肢厥冷,尿少无泪,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常用红参、附子、龙骨、牡蛎、干姜、白术、甘草等。
33第一站033
病案分析:
病案(例)摘要1:
周某,男,53岁,已婚,教师。2017年12月6日出诊。
患者,反复头痛3年。近一月连续加班,睡眠较少,头痛反复,头痛且空,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时有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请于眩晕相鉴别。
病案(例)摘要2:
女,8岁。2017年5月12日就诊。
患儿发热4Tina,皮疹2天。4Tina前出现壮热不退,烦躁易惊,吸饮冷水,面红目赤,2Tina后颜面及去干皮肤出现皮疹,现丘疹、疱疹、结痂等同时存在,分布密集,疹色紫暗,褒奖浑浊,大便3日1行,呈球状,排便困难,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糙而且干,脉数无力。
与胀疱疮鉴别。
解析:
1、头痛-肾虚头痛-大补元煎
肾虚头痛
主症: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或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证机概要: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代表方:大补元煎加减。
常用药:熟地、枸杞、女贞子、杜仲、川断、龟甲、山萸肉、山药、人参、当归、白芍。
2、水痘-邪炽气营证-清胃解毒汤
邪炽气营
证候: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皮疹分布较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或绛,苔黄糙而干,脉数有力。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方药:清胃解毒汤加减。常用升麻、黄连、黄芩、生石膏、牡丹皮、生地黄、紫草、赤芍、栀子、车前草等。
34第一站034
病案分析:
1.头痛-内伤-血虚头痛证-加味四物汤
2.痄腮-毒窜睾腹-龙胆泻肝汤
解析:
1.内伤-血虚头痛
主症:头痛隐隐,时时昏晕,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气血不足,不能上荣,窍络失养。
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代表方:加味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生地、白芍、首乌、川芎、五味子、远志、枣仁。
2、毒窜睾腹
证候:腮部肿胀消退后,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疼痛,或脘腹、少腹疼痛,痛时拒按,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柴胡、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川楝子、荔枝核、桃仁等。
35第一站035
病案分析:
1.周某,男,53岁,已婚,工人。2017年5月12日初诊。患者长期素食,且饮食量少。近1月来出现头晕眼花,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心悸少寐,神疲乏力,倦怠懒言,纳少腹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请与中风鉴别。
2.周某,男,5岁。2017年11月27日就诊。患儿6天前出现咳嗽喘促,有痰,发热,最高38度,服头孢克洛及止咳药治疗6天后病情加重来诊。就诊时热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烦躁哭闹,口唇紫绀.....舌质略紫,苔薄白,脉细弱而数。
解析:
1、眩晕-气血亏虚-归脾汤
气血亏虚证
主症: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炒扁豆、远志、枣仁。
2、肺炎喘咳-心阳虚衰证-参附龙牡救逆汤
心阳虚衰证
证候: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胁下痞块,小便减少,舌质紫暗,苔白,脉细弱疾数,指纹紫滞,可达命关。
治法:益气温阳,救逆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常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丹参、红花等。
36第一站036
病案分析:
1.眩晕-肝阳上亢;
2.痄腮-常证-邪犯少阳。
解析:
1、肝阳上亢证
主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证机概要: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药:天麻、石决明、钩藤、牛膝、杜仲、桑寄生、黄芩、山栀、菊花、白芍。
2、常证--邪犯少阳
证候: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或有头痛,咽红,纳少,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药:柴胡葛根汤加减。常用柴胡、葛根、黄芩、连翘、生石膏、升麻、牛蒡子、桔梗、甘草等。
37第一站037
病案分析:
1.中风-中脏腑,脱证,阴竭阳脱:
2.小儿泄泻,伤食泻。
解析:
1、脱证(阴竭阳亡)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证机概要:正不胜邪,元气衰微,阴阳欲绝。
治法: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亦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常用药:人参、附子、麦冬、五味子、山萸肉。
2、伤食泻证
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未消化食物残渣,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腹痛欲泻,泻后痛减,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脉滑数,指纹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止泻。
方药:保和丸加减。常用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茯苓、陈皮、连翘、鸡内金、藿香等。
38第一站038
病案分析:
1.周某,男,65岁,已婚,退休。2017年8月7日初诊。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2年,2天前因长途汽车劳累受风而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无发热,无意识丧失。现症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蹇,伴有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关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数。请与痉证鉴别。
2.周某,男,四岁。2017年10月12日初诊。患儿腹泻1个月,1个月前因饮食过饱而出现腹泻,每日10余次,经治疗好转,但日前大便仍清稀,舌淡无味,每日4-5次,常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神疲易困,舌淡苔白,脉细弱。请与痢疾(细菌性痢疾)相鉴别。
解析:
1、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
中经络--风痰入络证
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常用药: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白芍、鸡血藤、稀莶草。
中风与痉证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时也可伴有神昏,需与中风闭证相鉴别。但痉证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而中风患者多在起病时即有神昏,而后可以出现抽搐。痉证抽搐时间长,中风抽搐时间短。痉证患者无半身不遂、口眼斜等症状。
2、小儿泄泻--脾虚泄泻--参苓白术散
脾虚泻证
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淡。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
与痢疾(细菌性痢疾)相鉴别。痢疾大便为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常规检査有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39第一站039
病案分析:
1.水肿-湿热壅盛证
2.痄腮-热毒壅盛证
解析:
1、阳水--湿热壅盛证
主症: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盛,三焦壅滞,气滞水停。
治法:分利湿热。
代表方:疏凿饮子加减。
常用药:羌活、秦艽、防风、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猪苓、茯苓、泽泻、椒目、赤小豆、黄柏、商陆、槟榔、生大黄。
2、热毒壅盛
证候:高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或有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头痛,咽红肿痛,颌下肿块胀痛,纳少,大便秘结,尿少而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常用柴胡、黄芩、黄连、连翘、板蓝根、升麻、牛蒡子、马勃、桔梗、玄参、薄荷、陈皮、僵蚕等。
40第一站040
病案分析:
1.水肿-阴水-脾阳虚
2.水痘-邪犯肺卫
解析:
1、阴水-脾阳虚衰证。
主症: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
常用药:干姜、附子、草果、桂枝、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木瓜、木香、厚朴、大腹皮。
2、邪伤肺卫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热,鼻塞流涕,咳嗽,起病后12天出皮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皮疹瘙痒,分布稀疏,此起彼伏,以躯干为多,舌苔薄白,脉浮数或指纹淡紫。
治法: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常用金银花、连翘、竹叶、薄荷、荆芥、牛蒡子、桔梗、芦根、车前子等。
41第一站041
病案分析:
1.淋证-膏淋
2.小儿泄泻-湿热泻
解析:1.淋证-膏淋
主症: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口干,苔黄腻,舌质红,脉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下注,阻滞络脉,脂汁外溢。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常用药:萆薢、石菖蒲、黄柏、车前子、飞廉、水蜈蚣、向日葵心、莲子心、连翘心、丹皮、灯心。
2.湿热泻证
证候:大便水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肛周红赤,发热,烦躁口渴,恶心呕吐,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常用葛根、黄芩、黄连、马齿苋、白头翁、车前子等。
42第一站042
病案分析:
1.淋证-热淋;
2.小儿泄泻
解析:1.淋证-热淋
主症: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常用药:瞿麦、篇蓄、车前子、滑石、萆薢、大黄、黄柏、蒲公英、紫花地丁。
2.题干不够明确,无法提供答案。
43第一站043
病案分析:
1.阳痿-肝郁气滞
2.肺炎喘嗽-风热闭肺
解析:1.肝郁不舒证
主症:阳事不起,或起而不坚,心情抑郁,胸胁胀痛,脘闷不适,食少便溏,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宗筋所聚无能。
治法:疏肝解郁。
代表方: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当归、白芍、生地黄、枸杞、白术、茯苓、甘草。
2.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
证候:发热恶风,鼻塞流浊涕,咳嗽气促,痰稠色黄,咽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治法:辛凉宣肺,化痰止咳。
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常用麻黄、苦杏仁、生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牛蒡子、芦根等。
44第一站044
病案分析:
1.郁证-心神失养
2.厌食-脾胃气虚
解析:1.郁证-心神失养证
主症: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等,舌质淡,脉弦。此种证候多见于女性,常因精神刺激而诱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同一患者每次发作多为同样几种症状的重复。《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将此种证候称为“脏躁”。
证机概要:营阴暗耗,心神失养。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代表方:甘麦大枣汤加减。
常用药:甘草、小麦、大枣、郁金、合欢花。
2.厌食-脾胃气虚证
证候:不思进食,食量减少,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大便溏薄,夹不消化食物,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或指纹淡红。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异功散加减。常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佩兰、砂仁、神曲、鸡内金、甘草等。
45第一站045
病案分析:
1.心悸,与噎嗝鉴别
2.厌食症,与积滞鉴别
解析:1.考纲中无此鉴别的解析。
2.厌食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临床以较长时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食量减少为特征。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以1~6岁为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夏季暑湿当令之时,可使症状加重。患儿除食欲不振外,一般无特殊不适,预后良好。但长期不愈者,可使气血生化乏源,抗病能力下降,而易罹患他症,甚或日渐消瘦,转化为府证。
积滞
有伤乳伤食病史,除食欲不振、不思乳食外,还伴有脘腹胀满、嗳吐酸腐、大便酸臭等症。
46第一站046
病案分析:
1.便血-肠道湿热
2.肠痈-湿热证
解析:1.便血-肠道湿热证
主症:便血色红黏稠,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脉络受损,血溢肠道。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代表方: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
常用药:地榆、茜草、槐角、栀子、黄芩、黄连、茯苓、防风、枳壳、当归。
2.肠痈-湿热证
证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解毒利湿透脓。
方药:复方大柴胡汤加减。常用药物如柴胡、黄芩、枳壳、川楝子、大黄、延胡索、白芍、蒲公英、木香、丹参、甘草。
47第一站047
病案分析:
1.血证-胃热壅盛
2.痔-气滞血瘀
解析:1.血证-吐血—胃热壅盛证
主症:脘腹胀闷,嘈杂不适,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胃热内郁,热伤胃络。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代表方: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常用药:黄芩、黄连、大黄、丹皮、栀子、大蓟、小蓟、侧柏叶_茜草根、白茅根。
2.痔-气滞血瘀证
证候: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方药:止痛如神汤加减。常用药物如当归、黄柏、桃仁、槟榔、皂角、苍术、秦艽、防风、泽泻、大黄等。
48第一站048
病案分析:
1.上消-肺热津伤
2.脱疽-寒湿阻络
解析:1.上消—肺热津伤证
主症: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证机概要:肺脏燥热,津液失布。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减。
常用药: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藕汁、黄连、黄芩、知母。
2.脱疽-寒湿阻络证
证候: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胀疼痛,多走疼痛加剧,稍歇痛减,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阳和汤加减。常用药物如熟地黄、桂枝、炮姜、白芥子、麻黄、鹿角胶、当归等。
49第一站049
病案分析:
1.消渴下消-肾阴亏虚,与瘿病鉴别;
2.肠痈-热毒证-与胃十二指肠溃疡鉴别。
解析:1.下消—肾阴亏虚证
主症: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机概要:肾阴亏虚,肾失固摄。
治法: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怀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消渴与瘿病鉴别:两者都可见多食易饥、消瘦症状。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瘿肿有形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2.肠痈-热毒证
证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糙,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常用药物如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当归、皂角刺、穿山甲、川芎、黄芪、生甘草等。
与胃十二指肠溃疡鉴别: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穿孔后溢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部,很似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腹痛。病人既往多有溃疡病史,突发上腹剧痛,迅速蔓延至全腹,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仍具疼痛和压痛,腹肌板状强直,肠鸣音消失,可出现休克。多有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或摄片多有腹腔游离气体。如诊断有困难,可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检査。
50第一站050
病案分析:
1.内伤发热,阴虚发热证,清骨散加减,和外感发热鉴别。
2.痔,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汤加减,和脱肛鉴别。
解析:1.内伤发热—阴虚发热证
主症: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虚阳盛,虚火内炽。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清骨散加减。
常用药: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秦艽、鳖甲。

病证鉴别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内伤发热的诊断要点已如上述,而外感发热表现的特点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2.痔—脾虚气陷证
证候: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物如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白术、当归、陈皮、炙甘草等。
脱肛
直肠黏膜或直肠环状脱出,有螺旋状皱折,表面光滑,无静脉曲张,一般不出血,脱出后有黏液分泌。
51第一站051
病案分析:
1.内伤发热,阴虚发热证,清骨散加减,和外感发热鉴别;
2.痔,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汤加减,和脱肛鉴别。
解析:1.内伤发热—阴虚发热证
主症: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虚阳盛,虚火内炽。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清骨散加减。
常用药: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秦艽、鳖甲。

病证鉴别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内伤发热的诊断要点已如上述,而外感发热表现的特点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2.痔—脾虚气陷证
证候: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物如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白术、当归、陈皮、炙甘草等。
脱肛直肠黏膜或直肠环状脱出,有螺旋状皱折,表面光滑,无静脉曲张,一般不出血,脱出后有黏液分泌。
52第一站052
病案分析:
1.虚劳-肾阳虚-和肺痨鉴别
2.绝经前后诸病-肾阴虚-与经期延长鉴别
解析:1.肾阴虚证
主症: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证机概要:肾精不足,失于濡养。
治法:滋补肾阴。
代表方:左归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龟板胶、枸杞、山药、菟丝子、牛膝、山茱萸、鹿角胶。

虚劳与肺痨鉴别:肺痨系正气不足而被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咳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久虚不复,病程较长,无传染性,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症状。
2.绝经前后诸病-肾阴虚
证候:头晕耳鸣,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痛,或月经先期或先后不定,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或皮肤干燥瘙痒,口干,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方药:左归饮加制首乌、龟板。
教材上无此鉴别。
53第一站053
病案分析:
1.腰痛-肾阴虚
2.带下病-带下过多-湿热下注
解析:1.肾阴虚
主症: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证机概要: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腰脊。
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代表方:左归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构杞子、山萸肉、山药、龟板胶、菟丝子、鹿角胶、牛膝。
2.带下病-带下过多-湿热下注
证候: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黏稠,有臭气,胸闷口腻,纳食较差,或小腹作痛,或带下色白质黏,如豆腐渣状,阴痒,小便黄少,舌苔黄腻或厚,脉濡略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止带方加减。
54第一站054
病案分析:
1.痹症-着痹-薏苡仁汤
2.痛经-气滞血瘀-膈下逐淤汤
解析:1.着痹
主症: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代表方:薏苡仁汤加减。
常用药:薏苡仁、苍术、甘草、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制川乌、当归、川芎。
2.气滞血瘀
证候:每于经前一二日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作胀,或经量小,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除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治法:理气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55第一站055
病案分析:
1.痹症-痰瘀痹阻证
2.崩漏-肾阴虚
解析:1.痰瘀痹阻证
主症: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证机概要: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
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代表方:双合汤加减。
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半夏、陈皮、白芥子、竹沥、姜汁。
2.肾阴虚证
证候:经乱无期,出血淋沥不净或量多,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心烦,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止血调经。
方药:左归丸去牛膝,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56第一站056
病案分析:
1.痉证-阳明热盛
2.小儿泄泻-气阴两伤
解析:1.阳明热盛证
主症: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口噤不开,甚则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证机概要: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
治法:清泄胃热,增液止痉。
代表方: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
常用药:生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黄、麦冬、大黄、芒硝、粳米、甘草。
2.气阴两伤证
证候:泻下过度,质稀如水,精神萎靡,目眶及囟门凹陷,皮肤干燥,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减。常用太子参、乌梅、木瓜、山药、莲子、茯苓、甘草等。
57第一站057
病案分析:
1.痉证-痰浊阻滞
2.小儿泄泻-阴衰阳竭
解析:1、痰浊阻滞证
主症:头痛昏蒙,神识呆滞,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证机概要:痰浊中阻,上蒙清窍,经络阻塞,筋脉失养。
治法:豁痰开窍,息风止痉。
代表方:导痰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石菖蒲、陈皮、胆南星、姜汁、竹沥、枳实、茯苓、白术、全蝎、地龙、蜈蚣。
2.阴竭阳脱证
证候: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哭声微弱,面色青灰或苍白,四肢厥冷,尿少无泪,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常用红参、附子、龙骨、牡蛎、干姜、白术、甘草等。
58第一站058
病案分析:
1.痿证-肺热津伤证
2.水痘-邪炽气营
解析:1、肺热津伤证
主症:发病急,病起发热,或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可较快发生肌肉瘦削,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干不利,小便黄赤或热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证机概要:肺燥伤津,五脏失润,筋脉失养。
治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代表方:清燥救肺汤加减。
常用药:北沙参、西洋参、麦冬、生甘草、阿胶、胡麻仁、生石膏、桑叶、苦杏仁、枇杷叶。
2.邪炽气营
证候: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皮疹分布较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或绛,苔黄糙而干,脉数有力。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方药:清胃解毒汤加减。常用升麻、黄连、黄芩、生石膏、牡丹皮、生地黄、紫草、赤芍、栀子、车前草等。
59第一站059
病案分析:
1.痿证,脉络淤阻。
2.痄腮,毒窜睾腹。
解析:1.脉络瘀阻证
主症:久病体虚,四肢痿弱,肌肉瘦削,手足麻木不仁,四肢青筋显露,可伴有肌肉活动时隐痛不适,舌痿不能伸缩,舌质暗淡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证机概要:气虚血瘀,阻滞经络,筋脉失养。
治法:益气养营,活血行瘀。
代表方: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川牛膝、地龙、桃仁、红花、鸡血藤。
2.毒窜睾腹
证候:腮部肿胀消退后,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疼痛,或脘腹、少腹疼痛,痛时拒按,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柴胡、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川楝子、荔枝核、桃仁等。
60第一站060
病案分析:
1.寒湿腰痛;
2.肺炎喘嗽-心阳虚衰
解析:寒湿腰痛
主症: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证机概要: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代表方:甘姜苓术汤加减。
常用药:干姜、桂枝、甘草、牛膝、茯苓、白术、杜仲、桑寄生、续断。
2.心阳虚衰证
证候: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胁下痞块,小便减少,舌质紫暗,苔白,脉细弱疾数,指纹紫滞,可达命关。
治法:益气温阳,救逆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常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丹参、红花等。
61第一站
病案分析:
62第一站
病案分析:
王某,女,53岁,营销员。2017年10月5日初诊。
患者平素心悸不安,胸闷不舒,时有心痛如针刺,为系统诊出。今日晨..来源就诊。现症: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请与奔豚相鉴别。
解析:中医疾病诊断:心悸
中医证侯诊断:瘀阻心脉证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证机概要: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常用药: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当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心悸与奔豚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上文关于“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分析试题60道”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模拟试题及辅导资料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精华栏目!2019年国家对于医师资格考试进行题库建设,因此几乎是不可能碰到还原考点练习题的,刷题不是目的,真正的掌握技能才是关键,2019年中医医师实践技能特色无忧班四大解读层层**,技能考试不过,免费重学,价格低至480元,班次详情>>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实践技能课程

2024年好课

3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