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2016年推拿按摩主治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大纲,请参考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推拿按摩主治医师考试大纲。
2016年推拿按摩主治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大纲:
| 考试学科 | 单元 | 细目 | 要占 | 考试科目 | 
| 中医诊断学 | 一、问诊 | (一)问诊的内容 | 1.一般情况 | 2 | 
| 2.主诉 | 2 | |||
| 3.现病史 | 2 | |||
| 4.既往史 | 2 | |||
| 5.个人生活史 | 2 | |||
| 6.家族史 | 2 | |||
| (二)问寒热 | 1.问寒热的含义 | 2 | ||
| 2.寒热症状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二)问汗 | 异常汗出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四)问疼痛 | 1.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 2 | ||
| 2.疼痛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 2 | |||
| (五)问头身胸腹 | 头晕、胸闷、心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六)问耳目 | 1.耳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2.目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七)问睡眠 | 失眠、嗜睡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八)问饮食口味 | 1.口渴与饮水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2.食欲与食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3.口味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九)问二便 | 1.大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2.小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十)问经带 | 1.月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2.带下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二、E诊 | (一)E神 | 1.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相关鉴别及临床意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2 | |
| 2.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考试 学科 | 单 元 | 细 目 | 要 占 | 考试 科目 | 
| 中 医 诊 断 学 | 二、 望诊 | ( 二) 望面色 | 1.常色的分类、 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2.病色的分类、 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3.五色主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4.望色十法的含义及具体内容 | 2 | |||
| ( 三) 望形 | 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 四) 望态 | 动静姿态、 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 五) 望头面 | 1.望头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2.望面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 六) 望五官 | 1.望目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2.望口与唇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3.望齿与眼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4.望咽喉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 七) 望躯体 | 1.望颈项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2.望手足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 八) 望皮肤 | 1.皮肤色泽、 形态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2.斑彦、 水痛、 疮殇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 九) 望排出物 | 1.望痰、 望涕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2.望呕吐物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三、 舌诊 | ( 一) 舌诊原理 | 舌与脏腑、 经络、 气血、 津液的关系 | 2 | |
| ( 二) 正常舌象 | 正常舌象的特占及临床意义 | 2 | ||
| ( 三) 望舌质 | 1.舌色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 2 | ||
| 2.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 2 | |||
| 3.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 2 | |||
| 4.舌下络脉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 2 | |||
| ( 四) 望舌苔 | 1.望苔质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 2 | ||
| 2.望苔色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 2 | |||
| ( 五) 舌质舌苔的综 合分析及临床意义 | 1.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 | 2 | ||
| 2.舌诊的临床意义 | 2 | |||
| 四、 闻诊 | ( 一) 昕声音 | 1.声音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 2 | |
| 2.语言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 2 | |||
| 3.呼吸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 2 | 
| 考试 学科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考试 科目 | 
| 中 医 诊 断 学 | 四、 闻诊 | ( 一) 昕声音 | 4.咳嗽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 2 | 
| 5.胃肠声音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 2 | |||
| ( 二) 嗅气昧 | 口气、 病室气昧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 2 | ||
| 五、 脉诊 | ( 一) 诊脉概说 | 1.寸口诊法的部位、 原理及寸口分候脏腑 | 2 | |
| 2.诊脉方法 | 2 | |||
| 3.脉象要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2 | |||
| ( 二) 正常脉象 | 1.正常脉象的特点 | 2 | ||
| 2.胃、 神、 根的含义 | 2 | |||
| ( 三) 常见病脉 | 1.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及鉴别 | 2 | ||
| 2.常见病脉的临床意义 | 2 | |||
| ( 四) 相兼脉 | 常见相兼脉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 2 | ||
| ( 五) 真脏脉 | 真脏脉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 2 | ||
| ( 六) 诊小儿脉 | 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 | 2 | ||
| 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 | 2 | |||
| 六、 按诊 | ( 一) 按诊的方法与 意义 | 1.按诊的手法 | 2 | |
| 2.按诊的意义 | 2 | |||
| ( 二) 按诊的内容 | 1.按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 2 | ||
| 2.按肮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 2 | |||
| 3.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 2 | |||
| 4.按手足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 2 | |||
| 5.按脯穴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 2 | |||
| 七、 八纲辨证 | ( 一) 八纲基本证候 | 1.表里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 2 | |
| 2.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 2 | |||
| 3.虚实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 2 | |||
| 4.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 2 | |||
| ( 二) 八纲证候间的 关系 | 1.证候相兼的内容 | 2 | ||
| 2.证候错杂的内容 | 2 | |||
| 3.证候转化的内容 | 2 | |||
| 4.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 | 2 | |||
| 八、 病性辨证 | ( 一) 六yin辨证 | 风yin证候、 寒yin证候、 暑yin证候、 显yin证候、 燥 yin证候、 火yin证候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考试 学科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考试 科目 | 
| 中 医 诊 断 学 | 八、 病性辨证 | ( 二) 阴阳虚损辨证 | 1.阳虚证、 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2.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 鉴别要点及意义 | 2 | |||
| ( 三) 辨气血类证候 | 1.气虚类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2.血虚类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3.气滞类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4.血痕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5.血热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7.气血同病类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 四) 辨津液类证候 | 痰证、 饮证、 水停证、 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 证候鉴别与临床意义 | 2 | ||
| ( 五) 辨情志证候 | 喜证、 怒证、 悲恐证、 忧思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2 | ||
| 九、 脏腑辨证 | ( 一) 辨心病证候 | 1.心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 2 | |
| 2.心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 2 | |||
| ( 二) 辨肺病证候 | 1.肺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 2 | ||
| 2.肺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 2 | |||
| ( 三) 辨脾病证候 | 1.脾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 2 | ||
| 2.脾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 2 | |||
| ( 四) 辨肝病证候 | 1.肝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 2 | ||
| 2.肝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 2 | |||
| ( 五) 辨肾病证候 | 1.肾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 2 | ||
| 2.肾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 2 | |||
| ( 六) 辨腑病证候 | 1.腑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 2 | ||
| 2.腑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 2 | |||
| ( 七) 辨脏腑兼病 证候 | 1.脏腑兼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 2 | ||
| 2.脏腑兼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 2 | |||
| 十、 其他辨证 方法概要 | ( 一) 辨六经病证 | 1.太阳病证的辨证要点 | 2 | |
| 2.阳明病证的辨证要点 | 2 | |||
| 3.少阳病证的辨证要点 | 2 | |||
| 4.太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 2 | |||
| 5.少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 2 | 
| 考试学科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考试科目 | 
| 中医诊断学 | 十、其他辨证 方法概要 | (一)辨六经病证 | 6.厥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 2 | 
| 7.六经病证的传变 | 2 | |||
| (二)辨卫气营血病证 | 1.卫分证的辨证要点 | 2 | ||
| 2.气分证的辨证要点 | 2 | |||
| 3.营分证的辨证要点 | 2 | |||
| 4.血分证的辨证要点 | 2 | |||
| 5.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 | 2 | |||
| (三)辨三焦病证 | 1.上焦病证的辨证要点 | 2 | ||
| 2.中焦病证的辨证要点 | 2 | |||
| 3.下焦病证的辨证要点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