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其他 > 正文

唇癌的诊断重点

唇癌的诊断重点:

一、诊断要点

1.多数为鳞癌。

2.多发生于下唇,尤其是下唇中外l/3问的唇红部黏膜。

3.早期为疱疹状结痂的肿块,或局部黏膜增厚,随后出现火山状溃疡或菜花状肿块。

4.生长较慢,一般无自觉症状。

5.晚期可波及到口腔前庭或颌骨。

6.转移较其他口腔癌少见且发生的晚。

二、鉴别诊断

1.良性溃疡:

良性溃疡一般7~10天可自愈,边缘整齐,基底不硬,周围可见炎性反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必要时切除或切取活组织检查来确诊。

2.口腔黏膜良性肿物:

如乳头状瘤、牙龈瘤等良性肿物可见在乳头状突起,可有蒂或无蒂,表面一般无糜烂和坏死,基底不硬。必要时切除或切取活组织检查来确诊。

三、治疗原则

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

牙槽脓肿切开引流术操作步骤

1.体位调整:患者椅位,张口时下颌牙平面与地平面平行。下颌与术者的肘关节在同一高度或下颌更低。

2.适应证和临床检查:检查患者口腔,确定患牙和牙槽脓肿部位,确定切开的适应证,即局部疼痛加重,呈搏动性跳痛;炎性肿胀明显,表面黏膜紧张、发红;触诊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呈凹陷性水肿,穿刺有脓液抽出者。

3.麻醉:可以采用阻滞麻醉或表面麻醉。脓肿如已形成脓头,即将破溃,可以用2%地卡因进行表面麻醉。

4.消毒:应用1%碘酊进行切开部位的消毒。

5.切开:采用尖刀片在脓肿膨隆最低处,切开脓肿,切口方向与前庭沟平行,直达骨面,可见脓液流出。

6.冲洗:应用安装冲洗针头注射器,用生理盐水顺切口冲洗脓腔,直至脓液冲洗干净。

7.放置引流:将橡皮引流片放入切口,嘱患者第二天复诊。

8.辅助治疗:治疗患牙,必要时抗生素治疗。

口面部肿胀检查要点:

1.肿胀部位、范围以及皮肤色泽。

2.肿胀质地,有无压痛、波动感、可压缩性或随体位改变其大小。

3.穿刺液性质、色泽。

4.肿胀是否造成其他的功能障碍,例如:开口受限、吞咽困难等。

5.查体温了解肿胀是否伴有体温的变化。

6.辅助检查应查末梢血象了解白细胞及分类有无变

口内缝合术注意事项:

(1)两侧创缘整齐,长短相等。如果创口边缘不整齐,或缝合的两缘长短不一,应以刀片或剪刀予以适当修整,直至创面能相对合拢而无皱褶。如长短相差较多,无法修整,可先将创口缝合,最后在创口的末端有皱褶突起处,分作1个三角形切口,切去多余的组织并作缝合。

(2)缝针进入组织的深度两侧应相等,若深浅不一,则打结后,深的一侧高于浅的一侧,使缝合面高低不平。

(3)进针的刺入点距创缘的距离,与出针点的距离应相等。

(4)缝合不宜过紧,以防缝合缘内翻,而是要求两缘轻度外翻突起。

(5)每一针缝线的距离一般为5mm,口腔黏膜针距应更近一些,每隔2~3mm一针。

(6)缝线之间的组织可有极小的裂隙,使少量渗出物得以排出。

(7)如创口内翻,可用有齿组织镊夹于创缘的两侧,调整创面,使之轻度外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