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温测量/肺下界叩诊——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二站考点”相关内容,相信参加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题号?:体温测量,肺下界叩诊,胸部视诊,肱三头肌查体
解析:一、体温测量
测体温
物品准备:体温计
操作前准备:嘱患者被检查前安静休息30分钟,洗手。
操作步骤:
1.嘱被检者取卧位,说明情况取得被检者配合。
2.测量前被检查者应安静休息并擦干腋窝,移走附近冷热物体,将体温计放置腋窝顶部,上臂紧贴胸壁夹紧体温计,l0分钟后读数。
3.报告考官:患者体温为…摄氏度,体温属正常(或低热或高热)。
注意事项:
1.测量前被检查者应安静休息30分钟,测试时体温计读数应小于35℃。
2.正常体温值为36~37℃。腋测法使用最为广泛,体温高于正常为发热,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3.测量完毕后,应协助被检者整理衣服,向考官报告体温数值。
二、肺下界叩诊
在前胸壁(右锁骨中线)叩诊肺下界时,是由第二肋开始,自上而下,逐一肋间进行叩诊,当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为肝上界,当叩诊音由浊音变为实音时为肺下界。正常情况下为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
在腋中线叩诊肺下界时,用同样的方法由上至下叩诊,当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肺下界,正常情况下位于腋中线的第8肋间(口述同样方法检查对侧);
在肩胛下角线叩诊时,先活动受检者上臂,以确定肩胛下角的位置,然后再由上至下叩出肺下界,当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肺下界,正常情况下位于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口述同样方法检查对侧)。
报告考官:被检者肺下界为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属于正常(异常)。
三、胸部视诊
1.胸部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1)骨性标志
1)胸骨角(Louis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接。 平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第4胸椎下缘。
2)肩胛骨:被检查者双臂下垂,肩胛下角平第7或第8肋骨水平,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
3)C7棘突:最明显的棘突,用于计数椎体。
4)肋脊角:第12肋与脊柱的成角,其内为肾脏和输尿管起始部。
(2)垂直线标志:包括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下角线(肩胛 线)、后正中线。其中标注锁骨中线时,利用直尺测定锁骨胸骨端和肩峰端之间的中点,然后 用皮尺向下引,测量并记录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之间的投影距离,作为心脏测量的参照。
(3)胸部陷窝:包括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其中腋窝和锁骨上窝是触诊浅表淋巴 结的重要部位。
(4)肺和胸膜的界限:肺下界最为重要,分别位于锁骨中线(右)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 间、肩胛线第10肋间。
2.胸壁、胸廓
(1)胸壁:观察胸壁静脉有无充盈、曲张。前胸壁静脉曲张常见于上腔静脉阻塞,血流 方向向下。侧胸壁和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上见于下腔静脉阻塞。观察胸壁皮肤有无皮 疹、蜘蛛痣。
(2)胸廓:观察胸廓形态。正常胸廓两侧大致对称,呈椭圆形,前后径:::左右径约为1:::1.5。
1)胸廓形态异常:①桶状胸:前后径:左右径≥1,同时伴肋间隙增宽,见于肺气肿;②佝偻病胸:为佝偻病所致胸廓改变,包括佝偻病串珠、肋膈沟;③漏斗胸;④鸡胸;⑤脊柱畸形所致胸廓畸形:脊柱前凸、后凸或侧弯均可造成胸廓形态异常。
2)单侧胸廓形态异常:单侧胸廓膨隆: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单侧胸廓塌陷:见于 胸膜肥厚粘连、大面积肺不张、肺叶切除术后等。
3.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呼吸时相变化
(1)呼吸运动
1)正常的呼吸运动:胸式呼吸多见于成年女性;腹式呼吸多见于成年男性及儿童。
2)呼吸运动类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①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肺及胸膜炎症、胸壁 或肋骨病变;②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显著肿大、腹腔巨大肿物、 妊娠等。
3)呼吸运动强弱变化的临床意义:①呼吸浅快:见于肺、胸膜疾患,呼吸肌运动受限(膈 肌瘫痪、.肠胀气、大量腹水);②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Kussmaul呼吸。
4)两侧呼吸动度变化:两侧呼吸动度不对称时,呼吸动度弱的一侧往往为病变侧,如肺 炎、胸膜炎、胸水、气胸等。
(2)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
1)正常人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呼吸频率12~20次/分,与脉搏之比约为1:::4。节律 均匀而整齐。
2)呼吸运动频率变化:①呼吸过快:>20次/分,见于缺氧、酸中毒、高热等;②呼吸过 缓:<12次/分,见于呼吸中枢抑制及颅内压增高等。
2)呼吸运动节律异常:①潮式呼吸(Cheyne-Stokes呼吸):间歇性高通气和呼吸暂停周 期性交替,呼吸暂停持续15~60秒,然后呼吸幅度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幅度后慢慢降低直至 呼吸暂停,见于药物所致呼吸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大脑损害(通常在脑皮质水平);;②间停呼吸(Biots呼吸):呼吸暂停后呼吸频率和幅度迅速恢复到较正常稍高的水平,然后在呼 吸暂停时呼吸迅速终止,见于颅内压增高、药物所致呼吸抑制、大脑损害(通常在延髓水平);③Kussmaul呼吸:呼吸深快,见于代谢性酸中毒;④叹息样呼吸:见于焦虑症或抑郁症等。
(3)呼吸时相变化
1)吸气相延长:主要见于上呼吸道狭窄、大气道(气管)狭窄,常常伴有“三凹征”,即吸 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
2)呼气相延长:主要见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常伴有桶状胸、哮鸣音等异常体 征。急性左心衰竭时亦可出现,称为“心源性哮喘”,需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四、肱三头肌查体
肱三头肌反射:医师让检查者半屈肘关节,上臂稍外展,而后用左手托其肘部,右手用叩诊锤直接叩击尺骨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附着处,正常时肱三头肌收缩,出现前臂伸展,反射中枢为颈髓7~8节。
“体温测量/肺下界叩诊——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二站考点”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更多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