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简介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药物所”)成立于1958年,由当时中央卫生研究院的药用植物系、药物化学系、药理学系组建而成,隶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物所始终以寻找和研究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药物为主要方向,坚持以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为重点,是国家重点药物研究机构之一。采用现代药学理论和高新技术开展中草药和天然产物研究是药物所研究的特点之一,旨在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新药创制之路。药物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抗肿瘤药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药物、抗代谢紊乱药物、抗感染药物、抗炎免疫类药物、治疗老年退行性疾病药物等。
药物所学科齐全,下设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物合成、药物筛选、药物晶型、药物制剂、药物代谢、新药开发等研究科室,具有很强的药物研发能力。药物所现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即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活性物质发现与适药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物传输技术及新型制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物靶点研究与新药筛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晶型药物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药作用机制研究与药效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创新药物非临床药物代谢及PK/PD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物所还建有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药物筛选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药安全评价中心、药物所药物晶型研究中心。“十一五”期间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在药物研究所建立了包括综合大平台在内的多个技术平台,有效地增进了研究所的研究能力。
药物所现有职工468名,其中正副研究员110名。药物所先后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其中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截至目前,药物所共有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6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8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长江特聘教授”3名,“协和学者特聘教授”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5名。共从国内外引进人才36名。
药物所也是我国高级药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其中药学学科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一级重点学科点,并且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药物所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承担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教学任务,现开设研究生课程31门。目前每年在读研究生360余名。至今已培养毕业博士生728名、硕士生659名。
药物所建所五十多年来,已研制上市新药百余种, 获新药证书130项,其中以人工麝香、丁苯酞、双环醇、艾瑞昔布等为代表的一类创新药物20项。共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272项,其中国家二等奖以上项目13项,共发表论文7350余篇,编写著作341本。已申请国内外专利1021项,获得授权的国内外专利240项。
药物所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所属全资企业包括北京协和药厂、北京协和制药二厂等;相对控股企业包括北京联馨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莱博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药物所所属及控股企业产值稳步上升,其中北京协和药厂和北京协和制药二厂两厂总资产已突破15亿元。药厂目前的主要产品有:百赛诺、芳活素、紫素、非洛地平片、联苯双酯滴丸、灵孢多糖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等,其中一些药物远销国际市场。
药物所与国内及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制药公司、大学、科研机构、全球非营利性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自1989年开始,药物所还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简称新疆药物所)建立了横向合作关系,新疆药物所挂牌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新疆分所”,共同为推动新疆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