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研究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要求。但是,回顾一下我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中药现代研究情况,以及我国中药现代研究和中药在国际贸易中的现状,不得不让人感到加入世贸以来,中医药遇到的挑战是严峻的、机遇是相对的。对于中医药科技界来说,更需要考虑和研究如何从根本上去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才能使其更好地走向世界。
有人指出,许多中药和中药材被当作补充食品或功能食品在西方应用,“而国内急功近利的投资者也似乎找到了振兴中医药的捷径,大力鼓吹以植物提取物出口欧美,并希望以此为跳板挤身西方主流药物市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没有理论指导和合理配伍的单一植物提取物注定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日本的小柴胡汤的昙花一现,轰动国内外的马兜铃酸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马兜铃酸事件后,西方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对我国12种含马兜铃酸药材的贸易禁运,并使得我国中药材提取物2001年出口大幅下滑,出口金额下降24.37%.比例之大令人震惊,而且其长远影响还难以估量。有报道称,我国中医药贸易逆差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已经连续3年,而且是逆差数额还在逐年增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现代新药研制费用的急剧增加和药物的副反应的困扰使新药研发正在转向从天然药(包括各国的植物药和中医药)中寻找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以及试图能与前沿生物技术相结合而寻找出新的活性化合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指出:实践证明,传统的新药研发模式与前沿生物技术的结合步履艰难。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所有的企业对这类新药都没有足够的经验,传统的新药研发模式已是穷途末路,现在大家急于寻找的是一条新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