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故名,也称秋水仙素。纯秋水仙碱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味苦,有毒。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这种由秋水仙碱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碱有丝分裂。在这样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虽然纵裂,但细胞不分裂,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自1937年美国学者布莱克斯利(A.F.Blakeslee)等,用秋水仙碱加倍曼陀罗等植物的染色体数获得成功以后,秋水仙碱就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和植物育种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化学名称】(S)-N(5,6,7,9-四氧-1,2,3,10-四甲氧基-9-氧苯并【α】-庚搭烯-7-基)乙酰胺。
风险术语:R26/28:;安全术语:S13:;S45:;
【熔点】148-153°C
溶解性:易溶于冷水、乙醇和氯仿,在乙醚中极微溶解,在热水中难溶。
储存条件:库房低温,通风,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