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根据其安全性和疗效,以及细菌耐药性的情况,在我国被分为三类进行管理,这三类分别是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这类药物在临床使用时不需要特别严格的控制。
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相对于非限制使用级而言,这类药物可能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风险或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或者价格较高。使用这类药物需要有明确的用药指征,并且通常由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以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这类药物的使用需经过医疗机构内部审批流程,并由具有相应权限的高级职称医师开具。
这种分级管理制度旨在合理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减少不合理用药导致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保障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