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讯:湖北嘉鱼启动乡村医生“造血”工程,千人配备一名村医。从医疗诊断水平、专业综合素质,到服务内容,近年来,嘉鱼农村医疗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范围全面提升。针对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执业资格不全、学历较低、老龄化严重等诸多问题,嘉鱼县启动村医“造血”工程,切实缓解村民看病难题。
为优化乡村医生年龄结构,提升基层卫技人员业务水平,2014年9月,嘉鱼县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开展合作,采取委托培养的方式,计划用4年时间培养80名乡村医生。这些人将充实到基层卫生队伍,实现农村群众每千人配备1名乡村医生的目标。
12月4日,湖北嘉鱼县高铁岭镇西海村村卫生室里,村民胡爱芳正在打点滴:“过去看病,我们要坐车到县城去;如今,村卫生室的医疗设施不比城里差,村医的水平都提高了。”可见,此举措大大改善了湖北嘉鱼村民就医难、看病难两大问题,帮助村民切实解决了眼前的需要。
杨士是该县委托培养的第一批19名学员之一,“村医这个职业很辛苦,收入不高,但如果扎实学习,将来就可以为乡亲们减轻病痛,还受人尊重。”杨士说。一年前,杨士高中毕业后到深圳打工。一直不同意儿子外出打工的杨在智听说县卫计局启动乡村医生“造血”工程,马上到镇卫生院为儿子报名。现在,杨士正在攻读农村医学专业。
为鼓励更多像杨士这样的农村适龄青年投身基层卫生事业,湖北嘉鱼出台优惠政策,与学员签订委培回村服务的协议。按照协议,每名委培学员4年的学费及学杂费近1.5万元均由县卫计局负责承担,学员只需负担在校学习期间的生活费用。每季度还组织开展一次培训,共培训村医470人次,逐步实现村民看病不出村的目标。
后记:
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农村的医疗硬件设施,减轻农村群众看病的经济负担。应该说,与以前相比,这一问题已经大大改善。
但这还远远不够。各级政府还应当从细微处着手,加大硬件投入,提升软件水平,着眼对民生的关怀,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让群众的健康在家门口就能够得到保障。
嘉鱼与高校联手,委托培养村医,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整体水平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各县市区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改善农村医疗条件,造福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