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5岁的张立红是迁安市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20多年坚守在农村,用精湛的医术和满腔的热忱诠释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即便是过年,她也没有一天休息时间,仍旧奔走在出诊的路上,走街串户为乡亲们的健康忙碌着,平凡坚守,不离不弃—记迁安市大五里乡曹官营村乡村医生张立红。
过年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想睡个懒觉,调整一下身心,但迁安市大五里乡曹官营村乡医张立红还是五点半起床,匆匆吃口饭,带上药箱,骑着摩托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来到村里的老病号蔡立唐家里,老两口正在为吃药的事犯愁。蔡立唐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呼吸困难,买了一种新药又不敢吃,担心血压不稳。张立红:“是一个慢病患者,我们这像这个高血压、糖尿病就进入系统管理,定期的给他们测测血压啥的,今天就是量血压来了。今天不是该量的日子,惦着吃药,说怕血压高了再量量。”
手脚麻利的张立红很快为老人量了血压,并告诉他可以放心用药,老两口这才松了一口气:“对这样人她更关心不是,啥时候电话一打就来,怎不得闲也得到。比闺女儿子还强,负责着呢。”
张立红1991年从卫校毕业,回村当了乡医,一干就是20多年。乡医虽然是个平凡的岗位,在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中处于最底层,但牵系着乡亲们的生老病痛,因此也是最重要的一层。为了把这份工作做到最好,张立红日诊临床夜读书,向上级医院虚心请教。“视患者之痛如己之痛,选最经济的药;用最短的时间让乡亲们康复”这是张立红的从业信条。长期繁重的工作使她晚上10点前从没睡过觉,早晨5点半就开始出诊,半夜从被窝里被叫起是家常便饭。说起这些,78岁的李国栋老人感触颇深:“有点高血压,经常找,啥时候找啥时候到。量血压我啥时候找啥时候给量,有时候不找到时候就给量来,检查啥情况,不中了就让你上大医院,上乡里,人家不耽误你,特别方便。”
张立红熟悉每一户村民的健康状况,谁住过院,谁得过什么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在卫生室村民健康档案里她都登记得清清楚楚。全村每一条大街小巷,她都用双脚丈量了无数次,每个月的诊疗人次达数百人次。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张立红靠真诚和汗水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尊重,也使她成为感动迁安十大女性人物之一。但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张立红总说自己不合格,特别是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内心满是愧疚,打理家务的事全部交给丈夫,孩子的学习成绩她无暇顾及,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对母亲越发疏远。这对张立红触动不小:“我这些日子一直反思呢,这俩孩子对我忒没感情,真是没感情,从小到大忒少付出的,在孩子身上我付出的更少,一般都是他照顾孩子,真有愧疚。我连一个最基本的妈都没做好,我尽量多抽出时间多陪陪他们,多关心他们,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妈。”
哪个母亲不想亲手把孩子带大,可是对于一声声“张大夫”的呼唤,她总是选择患者,丈夫看着如此辛苦而纠结的张立红也总是作出妥协,有时还跟她一起出诊,丈夫蔡立彬:“她这个工作,尤其是在农村,晚上啊起早啊都是自己,我也跟着出去,孩子小,庄里老百姓都信任她,都找她。所以说黑天白日的总陪着她,让她安心干自己的工作,大力支持她。”
张立红热爱乡村医生这份职业,尽管有些乡村医生改了行,或走进城里的医院,但张立红从未动过心。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超负荷工作,每年5800多次的诊疗,24年的坚守,当之无愧的成为最美乡村医生,张立红:“说心里话所有的乡医包括我在内在医院有正规点上班,再说医疗风险还是小一点,都愿意到外边去上班。但是我们是乡医就必须在农村,因为总得有人干,你看我们起早贪黑没时没点,也都适应这种生活规律了。他确实也需要,老年人在家需要我们乡医到家去服务,当我看到病人好的时候我心里特别欢喜,晚一点吃饭,晚一点回家怎也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