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共有635名乡村医生,他们是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们在基层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用责任与担当筑起珠城乡村的防疫网。
“在乡村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不外出、不串门、不聚餐,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在湖北返乡人员家中测完体温,合浦县山口镇中堂村卫生室医生沈汝聪再三向村民叮嘱道。
山口镇地处两广交界,流动人口多,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中堂村有1050户人,只有3个乡村医生,沈汝聪便是其中之一。收到疫情排查通知后,他积极配合村委走村入户排查、定点监测体温、劝退走亲访友人员等。
2014年,看到家乡缺乏乡村医生,沈汝聪毅然申请回到中堂村卫生室,至今已经6个年头了。“今年春节都没有陪父母吃过一顿饭,感觉特别亏欠他们。”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沈汝聪每天早出晚归,母亲身体欠佳,做过两次大手术,他都未能好好照顾,心中十分愧疚,“但很庆幸,家人对我是谅解和支持的。”
他对记者表示,自己是乡村医务工作者的一分子,乐意奉献微薄之力,和中堂村的父老乡亲一起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但愿人间皆安,山河无恙”
因为出现疑似接触疫情感染者,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月31日,合浦县白沙镇文明村委曲冲村实施村屯封闭管理。
“千万别麻痹大意,抱有侥幸心理,居家不出门就是最好的防护。”村里刚封闭管理时,有些村民不了解,存在疑惑和担忧,村医刘敬新和镇村其他工作人员一道,走村入户进行解释和安抚。第一次为疑似疫情感染者测量体温时,刘敬新虽然心里也有些许担心,“但这是医者的责任,我义不容辞。”
文明村委共有23个自然村(屯),总人口5722人,超过500位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但整个村委只有刘敬新一个村医,他在文明村担任村医25年,深得村民喜爱。
村里封闭管理期间,刘敬新每天骑着小摩托来回穿梭于各村屯之间。哪里的村民不舒服,他便到哪里去,有时还帮村民买菜和购买生活用品。根据镇政府和卫生院的要求,他还定期对每个自然村进行消毒。不到3天,他的小摩托就得加一次油。
“但愿人间皆安,山河无恙。”在战“疫”一线默默奉献的刘敬新,心里如是期盼着。
“当医生就要守土尽责”
1月27日起,位于银海区侨港镇的银滩一号国际会议中心酒店成为疫区游客滞留北海的集中安置点。为打消周边群众的疑虑,有着13年基层医疗服务经验的村医吕军和当地村委干部日夜奔走,在辖区内开展宣传、监测、疏导等工作。
吕军所在的侨港镇电建村卫生室,是银海区距离银滩一号最近的卫生室。去年12月北海市实施“乡聘村用”制度后,他担任该卫生室主要负责人。从大年初一到现在,吕军未曾停歇,每天协助区、村干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先后走访检测了武汉返乡人员、游客、发热病人和在疫区工作的相关人员共68人,对他们进行体温监测,了解他们身体状况和生活困难等。
这样的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家里人担心吕军,劝他不要近距离接触敏感人群。对此,吕军总是坦然一笑,“当医生就要守土尽责,如果没做好工作,群众就危险了。”每天早出晚归的他为了减轻家人的忧虑,有时甚至留宿卫生室。
“我们会努力确保乡亲们平安无事”
“体温36.5摄氏度,正常,平时注意防寒保暖,如有任何不舒服及时给我打电话,最近都别去串门了。”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就是银海区福成镇西村乡村医生叶顺明的日常。
一身白大褂、一个口罩、一副手套便是叶顺明的“防护”装备。每天,叶顺明骑着“小电驴”走村入户,对辖区重点人群进行体温监测和健康教育,宣传预防知识;晚上回到家,他用消毒水泡手、洗脚,换好干净衣服,才被“允许”进入生活区,但吃饭睡觉仍是与家人隔离的。
“最近他的手都被消毒水泡起皱了,我看到都心疼。”叶顺明的儿子说,自己会一如既往地支持父亲,家永远是父亲坚强的后盾,“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疫情很快就会结束的。”
今年59岁的叶顺明从医长达40年,其中在野战部队卫生队服役34年。2014年,从部队退役回来后,他一直在西村为乡亲们看病。
西村常住人口3800人。疫情防护期间,叶顺明和村干部逐户把村里常住人口排查了两次,他说,“我们会努力确保西村乡亲们平安无事,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