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本科生婉拒高薪当村医 17年扎根山区守护村民健康
7月14日,沿着进村主路前行不远,鲁山县四棵树乡黄沟村卫生室就出现在眼前,几名群众正在寻医问药。
“别着急,一个一个来。”面对着都急着挤上前的乡亲们,村医张振元安慰大伙道。
张振元今年39岁,2003年从新乡医学院毕业,当年在新乡市或者平顶山市的大医院找份工作还是有把握的。但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当了一名村医。
原来,张振元小时候村里没有村医,乡亲们看病都要翻山越岭到附近的张沟村,距离四棵树乡卫生院更是有5公里之远,十分不便。他上初中时,有天晚上母亲浑身抓疙瘩,并出现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等状况。家人只好用架子车把母亲拉到10多里地外的乡卫生院,仅在路上就走了一个多小时,经过急救,虽然母亲的病情得到缓解,但张振元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现在才知道是药物过敏后引起地缺氧现象,在一般的村级卫生所就能够及时处理,要是当时村里有个卫生所,母亲也不会受那么大的罪了。”张振元说道。
以前农村群众保健意识淡薄,村里不时出现一些中老年人猝死的现象。“其实就是高血压引起的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因此我抱定了长大后考医学院,学成后为父老乡亲服务的信念。”
在村里开办卫生室后,张振元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不管乡亲们是不是主动要求,如能抽出时间来,一定要对前来看病的乡亲们义务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症状就劝他们开始服药,如今村民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已大大减少。
2015年春的一天凌晨,村民张某突然肚子疼痛不已,额头冒汗在床上缩成一团。其家人打来求助电话后,张振元二话不说,就从热被窝里钻了出来,带着一些药物冒着浓浓的夜色赶往患者家中。经初步诊断,病人患的是急性阑尾炎,用药保守治疗后,张振元又呆了好一阵子,直到患者慢慢恢复了平静,张振元才放心地离开。像这样深夜为群众出急诊的情况,张振元一年当中不知要碰到多少回,可他总是说,这不算啥,都是父老乡亲们,谁当医生都会这样做的。
采访当天,张振元还骑着电车去到贫困户崔桂芳大娘家随访,为老人量血压和听诊。“俺婆子躺床上10多年了,有时需要输水,一个电话人家就过来了。老太太扎上针后不听话,胳膊乱动,容易跑针,一打电话振元就又跑过来了,从来没有埋怨过什么。”崔大娘的儿媳妇贾三妮说出了村里人的心里话。
“人家振元不是没有机会出去挣大钱。他姊妹5个,其他几个都在海南发展,也都混得不错,姊妹们多次让他到那边去开诊所,他都没有去。”熟悉他的村民张瑛歌说道。
前些年,张振元大学时的一个刘姓同学在郑州开诊所,事业风生水起。他多次给张振元打电话,让他去郑州那边帮忙,说一个月最少给1万块钱的工资,可张振元谢绝了。“村里许多人都说,你可不能走呀。你一走,我们今后有病都不知道该咋办了,也都没啥依靠了。再想想当初自己的信念,也就坚持下来了。”张振元说道。
这一坚持就是17载,如今张振元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除了本村外,附近南营村、张沟村甚至下汤镇的袁庄村、社楼村的一些群众也过来找他看病。“虽然自己的收入比不上在大城市发展地同学们,但想想自己赚的钱也够一家人的开销,日子过得也算可以,心里也就慢慢平静下来了。”张振元淡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