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陆义玉,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已经25年了,50多岁的她依旧坚持着上门随访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2月8日上午,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方桥社区乡村医生陆义玉背着小药箱,再次来到8旬老人陆月林家。“阿姨,最近身体怎么样?”说话间,陆医生就打开药箱,取出血压计,给老人量血压。陆月林是脑卒中病人,平时可以干一点轻活,但是经常血压高。陆医生就指导她在饮食方面多注意,并适当锻炼,控制好血压。测完血压,陆医生帮老人穿好外套,随后又来到龚培兰老人家里。老人中风5年了,去年又摔了一跤。她也成了陆义玉重点照顾的对象。
“现在农村老人多,占到40%左右,乡村医生把很大的精力都放在了上门随访工作上。”金浪卫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陆义玉在乡村医生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25年,如今已经50多岁,她没有选择退休依然为村民解除病痛,展示着健康守护天使的风采。
方桥社区杨祖泉老人中风10多年,瘫痪在床,儿子患精神病已故,陆医生成了他家的常客,每月一次例行随访,平时随叫随到,有时晚了一两天,老人家都要等到天黑,并叫人带口信给陆医生,说他盼着呢。虽然随访病人很多,但陆义玉总要挤时间过去看望老人,给老人量量血压,做做检查,拉拉家常,进行康复指导,老人笑呵呵地说:“陆医生,你看我瘫了好几年了,也不会好到哪去了,我也不求什么,只要你每月来看看我,陪我说说话,我很开心了。”
还有一位老人叫陈一芬,平时一个人在家,患有肺心病,时常发作,行动又不便,只要一个电话,陆医生就上门帮她诊治。如果老人病重,陆医生就帮忙联系子女,做好转诊准备,始终把老人安顿好再走,老人拉着她的手说:“陆医生,现在我身边只有你随叫随到了……”陆医生一直守护着老人,已经6年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像这样的留守老人很多,陆医生总是怀着满腔热情,为造福乡邻无私地奉献着。在她的带领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社区慢病管理工作成绩显著,在2008年的卫生部高血压项目管理工作中,方桥社区卫生服务站被定为卫生部高血压项目管理示范点。2008年,方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又被评为“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陆义玉还获得了2010年度太仓市卫生系统时代先锋先进工作者。66岁的吴伟康老人用质朴的话语说:“她是个好医生,她心里装着我们……”
前几天晚上7时左右,陆义玉接到邻居的电话:“老伴腹痛,你过来看看吧。”她当时正在看电视,接到电话后,就急忙赶了过去。邻居阿姨怀疑老伴吃坏了肚子,她给患者检查后,初诊是阑尾炎,打了一针消炎药后,就建议患者到市里的大医院看看。患者随即被送到市一院,确诊是急性阑尾炎,当晚就动了手术,不久就康复出院了。
夜间出诊也是经常的事。陆义玉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救死扶伤最要紧,总是做到有求必应,第一时间背上药箱,实施医疗救助。有时候,她丈夫还负责护送她出诊。每次患者家属表示谢意时,她总是面带笑容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前几年,由于金浪卫生院业务的需要,决定把陆义玉调到卫生院工作,村委和村民知道后,一致挽留她,村民们说:“不光卫生院要优秀人才,我们村里同样需要像陆医生这样的好医生。”陆义玉对此没有怨言,放弃了上调的机会,她仍然像一颗螺丝钉般拧在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第一线,她说:“在基层做久了,与乡邻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觉得我属于这里……”
陆义玉的精神让我们十分感动,她的事迹也让我们对乡村医生这样的群体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服务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第一线,默默守护着农村基层群众的身体健康,让人十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