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绪镇张楼村村医张建生,年逾古稀饱受村民称赞。张建生,18岁行医,50多年来为数千名患者治病疗伤,被方圆数十里的群众亲切的称为“健康的守护神”。如今,尽管年岁已高,下肢瘫痪不能行走,可他依然坚持坐轮椅为父老乡亲们看病。村里有行动不便的老人需上门医治,儿子张冠军总会推着父亲一趟趟登门而乐此不疲。
初见张建生父子俩,是在张楼村卫生室。张建生坐在轮椅上,在给一位患者把完脉后,吩咐儿子去抓药。“要说为什么做医生,那还得从我12岁那年说起。”张建生告诉笔者:“那年夏天,我突然肚子疼得厉害,而大人们都去地里干活了,我只得自己找到邻村的一个‘土郎中’,他用做针线活的钢针在我身上扎几下,疼痛感立刻减轻了,从那以后我便对医生产生了崇拜。”因当时生活条件差长期睡潮湿地铺,16岁时,张建生被诊断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阴天下雨腿疼的历害,且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这使他没有少受病痛的折磨,也坚定了他立志从医的志向。
1965年,张建生被推荐到金庄公社(五七卫校)学习两年,在这期间结识了宋致宝、郭德洪两位专家,经过刻苦学习,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家里便背着药箱走街串巷做起了赤脚乡医。在农忙时节,哪位乡邻不小心被镰刀割破了手、锄头伤了腿的,他都是第一时间“奔跑”过去,用碘酒、纱布等简易工具为村民现场包扎;由于腿脚不灵便,张建生经常是摔倒在田地里,弄的满身都是黄土。时常会有几个顽皮男孩,喊他“瘸子大夫”,他总是一笑而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建生的腿疾愈发严重,行走特别困难,在50岁那年被迫坐上轮椅。但是,他依然忍者疼痛给群众看病。儿子张冠军从小受父亲耳濡目染,时间一长也渐渐喜欢上了医生这个职业。毕业后,张冠军专门去外地进修西医,后来在村委会路对过开起了卫生室。“村里很多八、九十岁的老人只认准父亲,所我只好经常推着父亲上门为他们量血压,不知不觉竟过去20年了。”张冠军笑着说。
谈及今后,张冠军坦言,现在父亲已经71岁了,出门确实非常不方便,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我代替他出去给人看病。父亲待人善良,以后我会把他的这种做法发扬下去,让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