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视诊的步骤是临床医师分阶段考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心脏视诊的步骤是什么,医学教育网的小编特为您整理如下:
让患者采取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患者两上肢自然平放或下垂于躯干的两侧,身体勿左右倾斜以免影响心脏的位置。
(1)心前区隆起:正常人胸部对称心前区无隆起。心前区隆起多见于儿童期患心脏病且心脏右心室肥厚者,如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有大量心包积液时,心前区可显饱满。
(2)心尖搏动:观察心尖搏动时应注意其位置、范围、强弱、节律等有无异常。
心尖搏动一般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 m处,搏动范围直径约2.0~2.5c m.
心尖搏动移位:心脏疾病引起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可发生移位,且常伴心浊音界的改变。凡能使纵隔及气管移位的疾病均可引起心脏及心尖搏动移位,如气胸、严重肺及胸膜纤维化、脊柱或胸廓畸形等。腹腔内大量腹水、巨大肿瘤、妊娠或气腹治疗时,心尖搏动向左上方移位。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心室肥大。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的改变:胸壁厚,搏动较弱;胸壁薄,搏动较强,范围亦较大。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心尖搏动常增强。左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增强有力而明显。心肌炎、重度心力衰竭时心尖搏动可减弱并弥散。心包积液,左侧气胸、胸腔积液或肺气肿时,心尖搏动常减弱,甚至消失。
(3)心前区搏动:右心室肥厚时,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见有较明显的搏动。上腹部剑突下的搏动可为右心室搏动,也可为腹主动脉搏动,若为右心室搏动,常见于肺气肿心脏悬垂位时,当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室肥大时,该处搏动更为明显有力;右心室搏动与腹主动脉搏动的鉴别方法为,让患者深吸气,若上腹部的搏动加强,则为右心室的搏动;若是减弱,则为腹主动脉的搏动。胸骨左缘第2肋间的搏动可见于肺动脉扩张、肺动脉高压等。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胸骨上窝搏动时,多为升主动脉或主动脉的搏动,可见于升主动脉扩张或主动脉弓动脉瘤。
以上关于心脏视诊的步骤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的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