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邓燕杰教授谈盆腔脏器脱垂的术式选择

2015-11-02 09:54来源:医学教育网T
中医实用技术大健康产业新项目
“结构”是静态的,“形态”是动态的,结构决定形态,形态赋予结构功能,静态与动态相互转化;结构的损伤导致形态和功能的异常,同样结构的修复能引导功能的恢复,这就是盆腔整体理论。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脱垂(膀胱膨出)及阴道后壁脱垂(直肠膨出),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至关重要。盆腔脏器脱垂的术式选择上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案呢?2015年10月31日大连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学术年会上大连市妇幼保健院的邓燕杰教授与大家精彩分享了盆腔脏器脱垂的术式选择,通过病例分享与手术视频演示的形式,为大家讲解了前盆重建术、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腹腔镜下残端宫颈骶前固定术等手术。盆底重建手术应遵循科学原则和人文原则,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POP重建手术还面临着各种未知与挑战,术前应完善膀胱、肠道功能及性功能评价系统,并对各种术式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术前应根据盆底缺陷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以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以及盆底解剖学的恢复情况来评价疗效。
 
病例情况:诊断为宫颈鳞癌IB1期,于2015年02月27日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左附件及右输卵管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右卵巢悬吊术。术后病理:宫颈鳞状上皮癌,未累及颈管,断端及宫旁未见异常,淋巴结转移2/46(左侧盆腔2/20),余阴性。术后外院完成同步放化疗。通过手术视频演示及讲解,金教授向大家展示了此例腹腔镜下宫颈癌严重粘连闭孔淋巴清扫术的整个过程,并根据自己的疑惑提出了两个问题。与会代表被金教授的魄力所感染。如此罕见的病例,也让大家大开眼界,收获颇多。

分享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取消 复制链接

相关资讯

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