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医学院:
1952年9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根据中央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决定,将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及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划为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10月24日,举行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暨首届开学典礼。宫乃泉兼任院长,胡文耀、王乐三、倪葆春、杨士达任副院长。12月,中共中央华东局组织部批复同意成立中共上海第二医学院委员会,宫乃泉为党委第一书记,王乐三为第二书记。
1953年,广慈护校与仁济护校合并建成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
1954年,宏仁医院划为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
1955年,成立基础医学部、医疗系和口腔系。医学院首次招收研究生。
1956年,第九人民医院(原名伯特利医院)划归二医附属医院。宏仁医院改组为胸科医院,划归市卫生局。
1957年,二医护校下放,由广慈医院领导,更名为广慈医院护士学校。
1958年,国家实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第二医学院成为上海市的地方院校。关子展任党委书记。同年,新华医院建立,规划为附属医院,作为儿科系教育基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上海第四护士学校划归新华医院领导,改名为“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护士学校”。上海市伤科研究所、校夜大学、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相继成立。
卫生部批准儿科专业学制由五年改为六年。第九人民医院(原名伯特利医院)归还上海市卫生局领导。
1959年,学校决定将医疗系分为一、二两个部,一部设在广慈医院,二部设在仁济医院。1961年3月正式实施。
1962年,上海医学专科学校停办,并入上海第二医学院。6月,新华医院小儿科被命名为新华儿童医院。
1964年,第九人民医院重新划归二医为附属医院,作为口腔系教学基地。
1965年,学校受市卫生局委托在嘉定县开办上海半农半读医学专科学校(至1972年撤销)。
1969年,二医在皖南绩溪县、宁国县筹建后方医院。1971年建成,后方瑞金医院、后方古田医院。1984年,两院合并,改名为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后方医院。1986年,后方医院无偿移交当地政府使用。
1970年,开始举办医科二年制试点班,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六年共有毕业生2801人。
1972年,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学校正式招收医科三年制工农兵学员。
1975年,经市文教组同意,学校开设法语培训班,从应届中学生中招收50名学员,1978年10月作为大专生毕业。12月,学校恢复研究生教育,招收试点班研究生22名,学制两年。
1976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第一批9名本科留学生入学。
1977年,全国恢复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学校招收本科生570名。
1978年,市委任命兰锡纯为上海第二医学院院长。市计委批准建设宝钢医院计划,并明确宝钢医院为上海第二医学院教学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成立,所长高镜朗、郭迪。学校开始招收三年制硕士研究生。
1979年,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上海市免疫研究所分别成立。市教卫办批复,同意撤销上海第二医学院卫校,校舍移交嘉定县,原该校药剂专业并入新华卫生学校。
1980年,国家教育部确定上海第二医学院为全国重点高校。卫生部同意二医恢复“医学法语”专业,学制六年。二医夜大学恢复招生,开设五年制临床专业。上海市免疫研究所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免疫遗传学研究合作中心。
1981年,新华卫生学校改为“上海第二医学院新华卫生学校”,并经教育部审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二医大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建立医学系三部。同年,教育部批准,二医医学、儿科、口腔三个专业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二医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6个博士点、21个硕士点。
1982年,二医大党委决定,在宝钢医院成立医学系四部。该院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合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同年,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成立。
1983年,该院编写的《医德学概论》经卫生部推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国内第一本医学职业道德专著。
1984年,二医成立检验系和生物医学工程系。9月,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医学院联合建立上海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本年度,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高级医师进修部,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