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执业西药师:《答疑周刊》2016年第34期:
问题索引:
1.【问题】生物药剂学根据药物的溶解性和肠壁渗透性分类是怎样的,如下题,如何解答?
2.【问题】关于药物与作用靶标结合的形式,如下题,如何解答?
3.【问题】药物的生物转化通常分为二相,具体是怎样的?
具体解答:
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
分类 |
体内吸收决定因素 |
代表药 |
第Ⅰ类 |
高水溶解性、高渗透性的两亲性分子药物 |
胃排空速率 |
普萘洛尔、依那普利、地尔硫? |
第Ⅱ类 |
低水溶解性、高渗透性的亲脂性分子药物 |
溶解速率 |
双氯芬酸、卡马西平、匹罗昔康 |
第Ⅲ类 |
高水溶解性、低渗透性的水溶性分子药物 |
渗透效率 |
雷尼替丁、纳多洛尔、阿替洛尔 |
第Ⅳ类 |
低水溶解性、低渗透性的疏水性分子药物 |
难吸收 |
特非那定、酮洛芬、呋塞米 |
记忆方法:低的因素为限速因素,[医学教育网原创]体内吸收就取决于该因素。
可联想短板效应记忆:一个水桶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2.【问题】关于药物与作用靶标结合的形式,如下题,如何解答?
盐酸普鲁卡因与药物受体的作用方式不包括
A.静电作用
B.偶极作用
C.范德华力
D.共价键
E.疏水作用
【解答】本题选D。[医学教育网原创]本题考查盐酸普鲁卡因与药物受体的作用方式。共价键多发生在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与DNA中鸟嘌呤碱基键合。
3.【问题】药物的生物转化通常分为二相,具体是怎样的?
【解答】药物的生物转化通常分为二相:[医学教育网原创]第I相生物转化,也称为药物的官能团化反应,是体内的酶对药物分子进行的氧化、还原、水解、羟基化等反应,在药物分子中引入或使药物分子暴露出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巯基、氨基等。第Ⅱ相生物结合,是将第I相中药物产生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内源性成分,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或谷胱甘肽,经共价键结合,生成极性大、易溶于水和易排出体外的结合物。
第I相生物转化
结构特征 |
生物转化规律 |
具体药物 |
含芳环的药物 |
氧化代谢成环氧化合物然后重排生成酚或被水解为二羟基化合物 |
苯妥英、保泰松、华法林 |
含烯烃的药物 |
生成环氧化合物后转化成二羟基化合物 |
卡马西平 |
含炔烃的药物 |
端炔生成烯酮中间体水解成羧酸,非端基炔烃发生N-烷基化反应 |
炔雌醇 |
含饱和碳原子的药物 |
末端碳和倒数第二个碳氧化、支链碳上发生羟基化 |
丙戊酸钠 |
含卤素的药物 |
氧化脱卤素 |
氯霉素 |
胺类药物 |
N-脱烷基化和脱氨反应;N-氧化反应 |
普萘洛尔、利多卡因 |
醚类药物 |
O-脱烷基化反应,生成醇和酚以及羰基化合物 |
可待因、吲哚美辛 |
醇类 |
氧化成羰基化合物 |
伯醇 醛 酸
仲醇 酮 |
酮类 |
生成仲醇 |
美沙酮 |
硫醚 |
S-脱烷基和S-氧化反应 |
6-甲基巯嘌呤、阿苯达唑 |
含硫羰基化合物 |
氧化脱硫 |
硫喷妥、塞替派 |
亚砜类药物 |
氧化成砜或还原成硫醚 |
舒林酸 |
含硝基的药物 |
还原成胺 |
氯霉素 |
酯 |
水解成酸和醇 |
普鲁卡因 |
酰胺 |
水解成酸和胺 |
普鲁卡因胺、丙胺卡因 |
N-氧化为羟胺 |
非那西汀 |
第Ⅱ相生物结合
1.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
药物代谢中最普遍的结合反应,生成的结合产物含有可解离的羧基(pKa3.2)和多个羟基,无生物活性,易溶于水和排出体外。
四种类型:O-,N-,S-和C-的葡萄糖醛酸苷化。
举例:氯霉素导致灰婴综合征。新生儿体内肝脏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A)转移酶活性不健全,导致葡萄糖醛酸缺乏,氯霉素无法代谢引起中毒。
2.与硫酸的结合反应
参与结合的基团主要有:羟基、氨基和羟氨基。只有酚羟基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能生成稳定的硫酸酯化物。
3.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
4.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
谷胱甘肽: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的含硫醇基(巯基)的三肽化合物,在体内起到清除代谢产生的有害亲电性物质的作用。
5.乙酰化结合反应
乙酰化结合对象:含伯氨基(包括脂肪胺和芳香胺)、氨基酸、磺酰胺、肼、酰肼等基团药物。结合后极性减小,去活化:亲水性的氨基→水溶性小的酰胺。
6.甲基化结合反应
特点:降低被结合物极性和亲和性,去活化。例外情况:叔胺化合物甲基化后生成季铵盐,有利于提高水溶性而排泄。
甲基化对象:酚羟基、氨基、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