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针是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中医操作的考试辅导,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如下:
滞针指进针后或行针过程中,于提插捻转或出针时,针下感觉非常沉重、紧涩,甚至捻转不动,进退困难者。同时患者感到疼痛异常的现象,称滞针。
原因
滞针多因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或因疼痛而致局部肌肉痉挛,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不当,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或留针时间过长而中间未行针,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主要表现
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 ,病人常痛不可忍。
处理措施
发生滞针时,对精神紧张者,可延长留针时间,循按针穴周围皮肤,若仍不能缓解者,可在针穴旁再进一针。单向捻转所致者,则需向相反方向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解除滞针。
预防
对于精神紧张者或惧针者,应提前做好解释工作,说明针刺过程中会发生的各种感觉,以便消除顾虑,缓解紧张状态;行针时捻转角度不宜太大,更不宜向单一方向连续捻转,而且指力要均匀,避免用力过猛等。若用搓法则应注意与提插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