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二站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
伤寒和副伤寒分别是由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稽留热、伤寒面容、相对缓脉、玫瑰疹以及肝脾肿大,有轻型和非典型患者之分。伤寒潜伏期为3~42天,平均为12~14天;副伤寒为2~15天,平均为6~8天。本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病原携带者,其中病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因慢性病原携带者时间可持续数年,甚至终身带菌,其流行病学意义更加重要。伤寒、副伤寒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尿液排出病原,污染水源、食物、日常生活用品及苍蝇等,最后经口侵入易感者机体而传播。
我国将伤寒和副伤寒列为重点防治传染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目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大幅度下降,其流行形式多为散发,暴发或流行只局限于某些地区或单位。
预防和控制本病应针对性的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对患者采取“五早”;对传播途径做到“三管一灭”,特别是改水和管水;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案例摘要
某乡2001年3月下旬至6月上旬,累计发生类似病例227例,该病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严重者出现高热不退,体温高达39.5℃、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反应迟钝,部分病例胸腹部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该乡人口数为14214人,卫生条件差,农民有喝凉水和在水井随意洗手的习惯,部分农民又无固定厕所,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
根据以上情况,请你拟定调查方案,并进行疫情处理。
(二)制定调查方案
1.明确调查目的明确疾病的诊断;判断疾病的流行强度,分析疾病流行特征;查明传染源、传播途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扑灭疫情。
2.选择正确的调查方法现况调查和病例对照调查。
3.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
(1)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病例个案调查;②核实病例诊断;③对疫情做初步判断,并提出相应防疫措施;④全面调查疫情,对发病数量、流行特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确定疾病的流行强度;⑤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⑥追踪传染源、分析传播途径、调查易感人群;⑦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调查表的名称、编号;②一般项目;③临床表现;④实验室检查结果;⑤流行病学资料:是否与该病有接触史以及接触的程度;可能受感染的时间、地点、方式;可能传播途径;疫源地的情况;预防接种史等;⑥已采取的防治措施;⑦结论;⑧调查日期、调查者。
(三)组织实施调查
1.做好调查准备①成立由流行病学、卫生学、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组成的疫情处理小组。②经费预算:预算购置必要的器材、设备、药品、试剂、交通等费用。③物资准备:准备好调查表格、培养基、采样器皿、诊断血清、防治药品、消毒杀虫药械及车辆等。
2.建立调查组织建议当地政府成立紧急疫情处理领导小组和疫情处理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指挥疫情处理和质量考评。
3.核实诊断,判断流行强度通过调查基本情况及典型病例,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疫情的特点,判断是否为暴发。
4.收集调查资料收集内容主要包括①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②疾病监测资料,特别是肠道传染病监测资料;③饮食饮水资料;④人口统计资料;⑤自然因素资料:包括水文、地理、气候、动植物分布及昆虫活动情况等;⑥社会经济特征资料:主要包括生产及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医疗防疫条件、经济及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等;⑦家畜的种类、数量、分布、饲养方法及传染病情况;⑧重点人群的体检资料,各种防疫措施效果和预防接种、预防服药情况等。
5.采集与贮运标本在实施防疫措施前,及时采集下列标本。①血标本:在病程1~2周,以无菌方式采集5ml血液放人增菌培养基中。若做肥达试验需采集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②粪便标本:采集病程为第3~4周的患者或密切接触者粪便1~2g,置于增菌液或Car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③采集病程为3~4周的患者中段尿液50ml,离心取沉淀物置于增菌液或直接分离。④骨髓标本:采集病程为3~4周的病人骨髓。⑤采集水源水、可疑食物,置于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运送时间超过2小时应冷藏送检。
(四)处理调查资料
1.现场调查资料的分析处理将收集的个案调查、病例对照调查、自然环境等各方面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计算疾病罹患率,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判定流行强度,推算发病日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分析影响流行的因素,对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做出判断。
2.判定标本检测结果血、粪便、骨髓培养伤寒或副伤寒沙门菌是否为阳性;双份血清肥达反应是否呈4倍增长;饮水是否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食品中是否检出伤寒或副伤寒沙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