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叩诊”是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会涉及到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对比叩诊:
主要检查有无异常叩诊音。从第二肋间开始,左右对比,上下对比,自上而下,逐个肋间进行叩诊。叩诊肩胛间区时板指与脊柱平行。正常肺野叩诊呈清音。心肺及肝肺交界处叩诊呈浊音,肝脏和心脏部位叩诊呈实音,胃泡区叩诊呈鼓音。叩诊肺野时若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则视为异常叩诊音。
1.浊音或实音:肺大面积含气量减少或不含气的病变,如大叶肺炎、肺不张、肺肿瘤等;胸膜增厚或胸腔积液(实音)等。
2.过清音:肺含气量增多,如肺气肿、肺充气过度(哮喘发作)。
3.鼓音:叩诊部位下方为气体所占据,主要见于气胸,偶见于靠近胸壁的直径 >3-4cm的空洞或空腔。
肺界叩诊:
通常检查锁骨中线和肩胛下角线上的肺下界。叩诊音由清音区移向浊/实音区时为肺下界。
1.正常肺下界: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左右腋中线第8肋间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左右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体型瘦长者可下移一个肋间,体型肥胖者可上移一个肋间。左锁骨中线上有心脏影响,不检查肺下界。
2.肺下界检查异常:肺下界上移见于肺不张、胸腔积液、膈肌瘫痪、肝脏肿大等。单侧肺下界下移常见于气胸,双侧下移常见于阻塞性肺气肿。
3.肺底移动度:先于平静呼吸时叩出肺下界,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同时向下叩诊,清音转为浊音作一标记。恢复平静呼吸,然后再深呼气后屏气,自上向下叩至浊音,标记。两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为6-8cm.肺下界移动度减小见于多种肺实质和肺间质疾病,以及胸腔积液和胸膜粘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