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医林改错》之五大逐瘀汤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王清任,清代医学家,直隶玉田(今属河北)人。年青时即精心学医,并于北京开一药铺行医,医术精深,颇噪于一时。因其精究岐黄,于古书中对人体构造与实际情况不符,颇有微词,并敢于提出修正批评,其革新精神甚得好评。尝谓“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故精心观察人体之构造,并绘制图形,纠正前人错误,写成《医林改错》,其中创制的五大逐瘀汤已成为调理气血的名方,广泛应用于临床。

血府逐瘀汤

组成: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通窍活血汤

组成:赤芍、川芎各3g, 桃仁(研泥)、红花各9g,老葱(切碎)3根,鲜姜(切碎)9g,红枣(去核)7个,麝香(绢包五厘)0.16g,黄酒250g.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通窍。

主治:瘀阻头面证。头痛昏晕,或耳聋脱发,面色青紫,或酒渣鼻,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见肌肉消瘦、腹大青筋、潮热等。

膈下逐瘀汤

组成:五灵脂(炒)、川芎、丹皮、赤芍、乌药各6g,当归、桃仁(研泥)、红花、甘草各9g,延胡索3g, 香附、枳壳各4.5g.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瘀血阻滞膈下证。膈下瘀血蓄积;或腹中胁下有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似有物者。

少腹逐瘀汤

组成:小茴香(炒)1.5g,干姜(炒)、官桂、延胡索各3g,没药、川芎、赤芍、五灵脂(炒)各6g,当归、蒲黄各9g.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证。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少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症。

身痛逐瘀汤

组成:秦艽、羌活、香附各3g,川芎、甘草、没药、五灵脂(炒)、地龙(去土)各6g,牛膝、桃仁、红花、当归各9g.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主治:瘀血痹阻经络证。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鉴别

 方名

比较

血府

逐瘀汤

通窍

活血汤

膈下

逐瘀汤

少腹

逐瘀汤

身痛

逐瘀汤

基础

药物

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

特征

药物

枳、桔

麝、葱

生姜

香附

延、乌

茴、桂

干姜

艽、羌

地龙

功用

特长

宣通胸

胁气滞

辛香

通窍

疏肝行气止痛

温经

止痛

宣痹通络止痛

※ 血府逐瘀汤——胸中瘀阻证——活血行气;

※ 通窍活血汤——瘀阻头面证——活血通窍;

※ 膈下逐瘀汤——瘀血阻滞膈下证——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 少腹逐瘀汤——寒凝血瘀证——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 身痛逐瘀汤——瘀血痹阻经络证——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西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