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女性之窗-卵巢周期性变化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身为女性,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生理病理状态,身为男性,则更需要关注老婆、老妈的身体状况。所以不管作为子女还是父母,我们都需要了解基本常识,做到爱护自己,更爱护家人。

很多女性都被每月的大姨妈折磨的痛苦不堪,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咱们就谈谈这些!

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期→排卵→黄体期……

卵巢周期性变化

1.卵泡期:

自月经第1日至卵泡发育成熟称卵泡期,需10~14日。此期由卵泡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分泌雌激素。随着卵泡的增大,雌激素增多,排卵前达到高峰,这是雌激素的第一个高峰。

1批始基卵泡→1个成熟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只有一个成熟卵泡,其他的卵泡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形成闭锁卵泡——雄激素促进非优势卵泡闭锁并提高性欲)。

卵子直径为15~20mm,排卵剩余的组织形成黄体,有排卵才有黄体,没有排卵就没有黄体。排卵是受精的前提,所以受精以后要保胎,因此黄体分泌孕激素用来保胎。卵子不受精,黄体的寿命只有14天,在排卵后7~8天长到最大,9~10天开始退化,14天就完全退化,形成瘢痕(白体)。

黄体萎缩→激素撤退→月经来潮,月经来潮是月经周期的第一天。

受孕后→需要孕激素的支持,所以黄体不萎缩,继续增大→维持8~10周(妊娠黄体)→黄体不死,月经不来潮→对应怀孕反应之停经。

2.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卵巢周期性变化

3.黄体期:排卵日至月经来潮为黄体期,一般为14日。黄体于排卵后7~8日达高峰(孕激素高峰和第二个雌激素高峰),9~10日开始退化成白体。此期由黄体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卵巢周期性变化

由图可知:卵泡期可长可短,是一个时间段。黄体期固定不变。月经期相当于卵泡前期,子宫剥脱出血。

二、月经与卵巢周期的关系:

卵巢周期性变化

问题1:

有的同学问了,卵泡不是分泌雌激素吗?为什么卵泡前期还剥脱出血?首先月经来潮是黄体萎缩,激素不能维持而产生的,在卵泡前期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是很少的,当卵泡中后期,雌激素分泌量逐渐增多。

简单总结一句话:卵泡越大分泌的雌激素越多,黄体越大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越多。

卵巢周期激素分泌特点:

1.E有两个高峰:①排卵前;②黄体7~8天

“第①高峰”>“第②高峰”

2.P达高峰(黄体7~8天)

3.E、P速降达最低水平:黄体萎缩14天(月经前)

问题2:

黄体期子宫内膜增厚主要是孕激素的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孕激素则限制子宫内膜增生,并使增生期内膜转化为分泌期。

其实每个知识点都有其内在联系的,注意平时多学习多积累,将知识融会贯通,考试也就轻而易举啦!

【医学教育网原创,转载必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西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