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介绍称,目前新冠病毒是否会通过气溶胶传播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一般空气中不会有病毒,仍然建议公众每天开窗通风。
冯录召解释称,所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在空气悬浮的过程中失去水分,其中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形成飞沫核,飘到更远的地方。但这种情况只在特定环境里可能发生,如医生临床上进行气管插管时。“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实现传播”。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杨占秋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相比之前大众知晓的“新冠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只是比较专业性的表述,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传播途径。简单来说,空气中那些直径小于100微米、能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就叫气溶胶。所谓气溶胶传播,是指病毒粘到这些颗粒上,通过呼吸进入到人体肺部进而发生感染。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呼吸道传播方式,本身并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