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中西医执业医师基础考点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高效备考!备考从现在开始,先把基础阶段资料过一遍,针灸学分值比虽然不高,但是对于大家来说是相对容易拿分的科目。今年就跟着小编一起备考吧!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RNA病毒,HCV主要通过体液传播。HCV的血清标志物为抗HCV-IgM、抗HCV-IgG、HCV-RNA。
临床意义
HCV-RNA阳性 见于HCV现症感染,提示HC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HCV-RNA阴性而抗HCV-IgG阳性,提示既往有HCV感染。
抗-HCV阳性 抗-HCV是非保护性抗体,阳性是诊断HCV感染的重要依据。①抗HCV-IgM阳性:感染后4周后即可呈阳性,持续4~48周,是诊断丙型肝炎的早期指标之一,是病毒复制指标;若6个月内未转阴则提示转为慢性丙型肝炎。②抗HCV-IgG阳性:抗HCV-IgG出现晚于抗HCV-IgM,阳性表明已有HCV感染,输血后肝炎有80%~90%的患者抗HCV-IgG阳性。
【医学教育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上资料内容,摘自医学教育网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辅导课程讲义,建议大家购买2021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辅导课程,赠送2020年全套视频课程及讲义和题库。立即查看2021年新方案>>
【小编推荐】
买一赠一!21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网络辅导课程购课攻略
以上分享的“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中西医执业医师基础考点”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