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急性心衰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于“喘证”、“水肿”、“胸痹”等范畴。中医诊断急性心衰主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结合舌象、脉象等信息进行辨证施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急性心衰的发生与外感风寒、情志不遂、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导致肺气上逆、心血瘀阻或肾阳虚衰等问题。其中,肺失宣降可引起呼吸困难;心血瘀阻则表现为胸闷痛;而肾阳不足可能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浮肿等症状。
2. 辨证分型:
- 心肺气虚型: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气短、乏力、自汗出等。舌质淡红或偏白,苔薄白,脉细弱。
- 水饮凌心型:常见于水肿明显者,可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胸腹胀满等症状。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色淡暗,苔白腻,脉滑数。
- 心阳虚衰型:表现为极度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严重情况。舌质淡白或青紫,苔少而干,脉微细欲绝。
3. 治疗原则:
- 对于心肺气虚者,应采用益气养心的方法,如使用黄芪、人参等补气药物;
- 水饮凌心型则需温阳利水,可用附子、茯苓等药;
- 心阳虚衰时,则要强心固脱,常用肉桂、干姜等大热之品以回阳救逆。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中医治疗急性心衰通常需要与西医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在紧急情况下首先采取西医药物控制病情,稳定后辅以中医药调养恢复,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此外,由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个体化考虑,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具合适的处方。
官方医师资格考试考生指导手册(2025)已发布,对比2024年明显的变化,报名时间会比较紧张,且报名审核会更加严格,为了更好准备2025医师资格考试,不管是零基础还是老考生,拿证都不在话下,首先需要先明确好自己的备考规划,医学教育网老师们结合教材及大纲变动,整理重要的2025年医师资格考生必备0元即可领取《领学启航宝典》!
2025医师考生备考必备!0元资料包!
内部资料 2025年医师资格《领学启航宝典》
预估分值明确“发力点”
重难点精编考点“标红”
结合知识点测评“练一练”
包含:
(1)2025医师资格学霸养成计划
(2)2025医师资格各系统考点精编
(3)2025医师资格入学测试50题
扫码立即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