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是2020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供考生朋友们参考。
先介绍一下胎黄,胎黄是与胎禀因素有关,当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这也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新生儿黄疸。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另一类为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
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基本没有太多对生活上的影响,一般也没有较为特殊的临床症状,新生儿可能会出现轻微食欲不振,除此之外就会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4~6天达高峰,足月儿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3~4周。同时黄疸程度较轻(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
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有很多,首先病因主要为胎禀湿蕴,如湿热郁蒸、寒湿阻滞,久则气滞血瘀。胎黄的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其次发病机理主要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日久则气滞血瘀。
最后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出现早:在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
(2)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日上升幅度>85.5μmol/L或每小时上升幅度>8.5μmol/L;
(3)程度重: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
(4)消退迟: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消退后复现,3周后仍不消退。同时常伴有不欲吮乳、口渴便秘、发热,或精神萎靡、肢凉纳呆、大便溏薄,甚或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等症状。
以上关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表现、区别”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栏目!